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7 17:23
夜,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夜晚是平静安宁的。然而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鬼魅夜生”、“精怪夜行”,各路神鬼妖魅穿行人间,使夜间志怪故事成为文言小说中的“奇葩”,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以兼具实录性与虚幻性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借以探究当时社会生活、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及其文学史意义,力求更加全面准确地解读志怪作品。文章主体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同时说明研究对象与取材范围,以及阐述相关概念。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概况。对志怪小说中夜间故事按文本类别与事件设置类别进行分类阐述。按文本类别可依据传统观点,分为地理博物、搜神记怪、杂史杂传三大类。尤以搜神记怪类以叙述鬼魅精怪为主,题材与夜间环境主观联系甚密,故包含众多夜间故事条目。博物与杂史杂传类小说中包含夜间故事较少,因为博物小说内容驳杂、琐碎,许多作品还缺少小说文体要素,而杂史杂传类多系历史传说和“仙话”故事,与夜间环境不相适配。按事件设置分类可分为违逆伦常法律与男女幽情艳遇两大类。此两类事件均与夜间环境存有内在关联。第二章,志怪小说中...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概况
第一节 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分布概观
一 地理博物类
二 搜神记怪类
三 杂史杂传类
第二节 志怪小说夜间故事事件设置类别
一 违逆伦常法律类
二 男女幽情艳遇类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透视
第一节 夜间故事的空间地点与场景
一 舟船、亭舍——漂泊停顿的奇异体验
二 行途、山川——开放空间的凶险奇崛
三 宅舍、宫苑——居住空间的日常异事
四 冢墓、庙祠——宗教空间的玄幻诡谲
第二节 夜间故事中的人物活动形态
一 庶民的劳动和生活:耕织、樵猎、婚育、丧病
二 文士官员的精神雅趣:清谈、抚琴、读书、捉鬼
三 帝王的神仙追求:会仙、感梦、招魂
第三节 “夜”的社会心理隐喻
一 动、植、器物异化的“染缸”
二 祸、乱现象酝酿的“摇篮”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美学烛照
第一节 志怪小说中夜色布景的艺术特效
一 人物心理刻画与人格升华
二 情节生发突转与曲折紧凑
三 艺术环境营构与氛围渲染
第二节 叙述语言、时空和视角的审美意味
一 夜境描写的简笔点染和靡丽夸饰
二 夜梦叙述的时空延展与审美功用
三 限知视角与听觉感官的美学意蕴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展示了小说故事叙述的新维度
一 夜晚与小说故事叙述
二 夜晚与鬼魅精怪叙述
第二节 基本奠定了文言小说夜间故事两大叙事主题
一 浪漫情欲主题叙事
二 恐怖怪异主题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子不语》精怪故事的“夜化”叙事[J]. 唐鹏. 绥化学院学报. 2018(12)
[2]《金瓶梅》中夜晚与事件设置关系探究[J]. 张艳丽. 安康学院学报. 2018(01)
[3]亦真亦幻亦浮世 一花一笑一婴宁——论《婴宁》的叙事技巧与艺术[J]. 胡王骏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8)
[4]夜幕下隐秘的欲望呈现——《金瓶梅》的“夜化”叙事初探[J]. 董定一.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5]古小说中的“夜间”叙事研究——以人鬼冢墓遇合故事为例[J]. 张玉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6]古代小说的时空设置及关联性叙事[J]. 刘勇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7]从“三言”本事考看寺院场景的叙事功能与文化意蕴[J]. 钟晓华. 明清小说研究. 2012(04)
[8]淫祀的悖论——从六朝志怪小说看民间神仙信仰[J]. 刘湘兰. 文史哲. 2012(05)
[9]论儒释道梦观念对六朝志怪小说的楔入[J]. 刘湘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10]《搜神记》梦境描述之文化内蕴与文学价值[J]. 张辟辟. 中国文学研究. 2010(03)
博士论文
[1]唐前鬼文化与志怪小说研究[D]. 金官布.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古代狐精故事研究[D]. 任志强.山东大学 2014
[3]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D]. 杜文平.南开大学 2014
[4]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D]. 李伟昉.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吴均《续齐谐记》研究[D]. 路艳.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唐前志怪小说中的复仇主题研究[D]. 夏冬煜.黑龙江大学 2018
[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地方神祇研究[D]. 袁海宝.南京师范大学 2018
[4]《海内十洲记》研究[D]. 彭凤琴.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洞窟故事研究[D]. 高诗亚.西北师范大学 2017
[6]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的听觉性理论研究[D]. 王皇.山东大学 2013
[7]明清文言恐怖小说研究[D]. 王玲玲.宁夏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03437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概况
第一节 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分布概观
一 地理博物类
二 搜神记怪类
三 杂史杂传类
第二节 志怪小说夜间故事事件设置类别
一 违逆伦常法律类
二 男女幽情艳遇类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透视
第一节 夜间故事的空间地点与场景
一 舟船、亭舍——漂泊停顿的奇异体验
二 行途、山川——开放空间的凶险奇崛
三 宅舍、宫苑——居住空间的日常异事
四 冢墓、庙祠——宗教空间的玄幻诡谲
第二节 夜间故事中的人物活动形态
一 庶民的劳动和生活:耕织、樵猎、婚育、丧病
二 文士官员的精神雅趣:清谈、抚琴、读书、捉鬼
三 帝王的神仙追求:会仙、感梦、招魂
第三节 “夜”的社会心理隐喻
一 动、植、器物异化的“染缸”
二 祸、乱现象酝酿的“摇篮”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美学烛照
第一节 志怪小说中夜色布景的艺术特效
一 人物心理刻画与人格升华
二 情节生发突转与曲折紧凑
三 艺术环境营构与氛围渲染
第二节 叙述语言、时空和视角的审美意味
一 夜境描写的简笔点染和靡丽夸饰
二 夜梦叙述的时空延展与审美功用
三 限知视角与听觉感官的美学意蕴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展示了小说故事叙述的新维度
一 夜晚与小说故事叙述
二 夜晚与鬼魅精怪叙述
第二节 基本奠定了文言小说夜间故事两大叙事主题
一 浪漫情欲主题叙事
二 恐怖怪异主题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子不语》精怪故事的“夜化”叙事[J]. 唐鹏. 绥化学院学报. 2018(12)
[2]《金瓶梅》中夜晚与事件设置关系探究[J]. 张艳丽. 安康学院学报. 2018(01)
[3]亦真亦幻亦浮世 一花一笑一婴宁——论《婴宁》的叙事技巧与艺术[J]. 胡王骏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8)
[4]夜幕下隐秘的欲望呈现——《金瓶梅》的“夜化”叙事初探[J]. 董定一.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5]古小说中的“夜间”叙事研究——以人鬼冢墓遇合故事为例[J]. 张玉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6]古代小说的时空设置及关联性叙事[J]. 刘勇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7]从“三言”本事考看寺院场景的叙事功能与文化意蕴[J]. 钟晓华. 明清小说研究. 2012(04)
[8]淫祀的悖论——从六朝志怪小说看民间神仙信仰[J]. 刘湘兰. 文史哲. 2012(05)
[9]论儒释道梦观念对六朝志怪小说的楔入[J]. 刘湘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10]《搜神记》梦境描述之文化内蕴与文学价值[J]. 张辟辟. 中国文学研究. 2010(03)
博士论文
[1]唐前鬼文化与志怪小说研究[D]. 金官布.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中国古代狐精故事研究[D]. 任志强.山东大学 2014
[3]西王母故事的文本演变及文化内涵[D]. 杜文平.南开大学 2014
[4]英国哥特小说与中国六朝志怪小说比较研究[D]. 李伟昉.四川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吴均《续齐谐记》研究[D]. 路艳.广西师范大学 2018
[2]唐前志怪小说中的复仇主题研究[D]. 夏冬煜.黑龙江大学 2018
[3]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地方神祇研究[D]. 袁海宝.南京师范大学 2018
[4]《海内十洲记》研究[D]. 彭凤琴.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洞窟故事研究[D]. 高诗亚.西北师范大学 2017
[6]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的听觉性理论研究[D]. 王皇.山东大学 2013
[7]明清文言恐怖小说研究[D]. 王玲玲.宁夏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03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0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