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丰洛阳名臣诗人群体”的提出及其论证
发布时间:2021-01-28 13:46
北宋神宗熙宁、元丰新法时期,一批反对或不赞成新法的元老重臣,如富弼、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等被迫离开朝廷到作为文化重心的西京洛阳去任职或赋闲。他们交游雅集、诗酒唱和、抱道抗势。他们因共同的生命追求和相似的政治立场而生发出凝聚力,表现出自觉的结社意识和组织诉求,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声势的名臣诗人群体,成为当时诗坛上最为活跃的三大诗人群体之一。基于文学纽带和政治链条,我们将其称之为"熙丰洛阳名臣诗人群体"。
【文章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概念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学理基础与论证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宋元丰洛阳真率会考论——兼论“真率”与“耆英”会名的混同及原因[J]. 庞明启. 文学遗产. 2015(03)
[2]洛阳与汴梁: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分离——关于11世纪80年代理学历史与思想的考察[J]. 葛兆光. 历史研究. 2000(05)
博士论文
[1]北宋熙丰诗坛研究[D]. 庄国瑞.浙江大学 2009
[2]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D]. 刘方.上海师范大学 2008
[3]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D]. 熊海英.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05100
【文章来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概念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学理基础与论证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宋元丰洛阳真率会考论——兼论“真率”与“耆英”会名的混同及原因[J]. 庞明启. 文学遗产. 2015(03)
[2]洛阳与汴梁: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分离——关于11世纪80年代理学历史与思想的考察[J]. 葛兆光. 历史研究. 2000(05)
博士论文
[1]北宋熙丰诗坛研究[D]. 庄国瑞.浙江大学 2009
[2]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D]. 刘方.上海师范大学 2008
[3]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D]. 熊海英.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05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0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