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商州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1:22
本文关键词:唐代商州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唐代商州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沟通南北的交通作用、拱卫京师的重要意义受到唐王朝的重视。故而,产生于唐代商州地区的诗歌蕴涵了唐代诗人生命意识觉醒、自我意识萌发以及对自我价值考量的深刻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唐代商州还流露出了诗人积极求仕、遭遇贬谪的生命沉沦和身不由己的人生情态。商州之称谓缘于其境内之商山和远古商族。商州的建制及行政区域划分乃依据自然地理之形势,交通路线以商山道和商於道为两条主要通道。商州诗因商州之拱卫京师的战略地位呈现出过客式、间断式两个地域文学特征。唐代商州诗呈现出初盛唐、中唐、晚唐三个嬗变阶段。初盛唐时期的商州诗诗作数量少、商州地域特色不鲜明,关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力优越于秦岭以南地区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中唐时期商州诗创作群体大、诗作内容丰富、数量多,这是因为中唐以后商州的战略地位之崛起和南方地区迅速发展并超越北方造成的。晚唐时期的商州诗诗人阶层进一步扩大,其缘由为晚唐凋敝的社会政治及南、北城市间沟通的加强两个因素。唐代商州诗整体上呈现出宦游诗人多、本土诗人少,商州地域特色鲜明,多贬谪、咏史和慨叹个人际遇这三大特色。唐代商州诗的主题类型以山水、贬谪、咏史为主。商州山水题材诗具有商水两重波、商山两副面之审美特质;商州贬谪题材诗歌具有生命沉沦郁结的“悲剧美”特色;商州咏史诗以吟咏商山四皓为核心,乃缘于商山四皓成为士大夫理想化人生之故。商州诗中的“宝塔诗”具有形制规整、音节和谐、寓意深厚三个艺术特色。白居易的商州诗是唐代商州诗中的翘楚,诗作多、内容广博、情感意蕴绵厚,商山四皓的隐逸情结对其人生选择具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唐代商州诗 嬗变历程 主题类型 审美特色 个案研究 文学地理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第一章 唐代商州之综述15-25
- 第一节“商”、“州”之由来与演变15-17
- 一、“商”之由来15-16
- 二、唐代商州的行政区域16-17
- 第二节 商山道与商於道17-19
- 一、商山道17-18
- 二、商於道18-19
- 第三节 唐代商州之特殊性与商州诗之特殊性19-25
- 一、唐代商州之特殊性20-22
- 二、唐代商州诗之特殊性22-25
- 第二章 唐代商州诗之嬗变、成因及整体特色25-37
-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的商州诗27-29
- 一、诗作数量少,缺乏细致描写27
- 二、初盛唐商州诗凋敝因由27-29
- 第二节 中唐时期的商州诗29-31
- 一、创作群体大、诗作多29-30
- 二、中唐商州诗兴盛因由30-31
- 第三节 晚唐时期商州诗31-32
- 一、诗人数量多与“诗僧”的出现32
- 二、晚唐商州诗成为绝响32
- 第四节 唐代商州诗的整体特色32-37
- 一、流贬、宦游诗人多,本土诗人少32-33
- 二、商州地域特色鲜明33-34
- 三、贬谪、咏史、慨叹个人际遇为鲜明主题34-37
- 第三章 唐代商州诗主题类型及其审美特质37-56
- 第一节 商州山水与风物37-40
- 一、商水两重波37-38
- 二、商山两副面38-40
- 三、风物多稀缺40
- 第二节 咏史怀古与商山四皓40-47
- 一、道家之避世与道教之长生41-42
- 二、儒家之入世与商山四皓之功成身退42-45
- 三、僧也不是僧,,佛亦不成佛的乱离现象45-47
- 第三节 商山道上的仕、贬情结47-56
- 一、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49-52
- 二、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52-56
- 第四章 商州诗中“宝塔诗”与白居易商州诗个案研究56-64
- 第一节 商州诗中的“宝塔诗”56-58
- 第二节 白居易商州诗个案研究58-64
- 一、商州的“留言板”功用58-60
- 二、“商山四皓”对白居易的影响60-64
- 结语64-66
- 主要参考文献66-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0-72
- 致谢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如月;;唐代贬谪诗文的佛教思想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唐代商州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