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人生困境与消解及诗歌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4 20:46
韦应物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其平淡高古、清润雅致的诗歌风貌,在大历诗坛上独树一帜。世人言及,多以性情淡泊高洁称之。然而诗人平和淡泊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一颗矛盾的内心。韦应物的诗风,其实是他穿越人生困境的炼狱,是协调、平衡各方矛盾的结果。以往对于韦应物的研究,多着眼于其诗作的思想、手法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加以文献研究等方法,努力通过系统、全面地考察韦应物生平事迹,并参证其相关的诗歌创作,从而解读韦应物的人生困境及消解过程。本文第一章论述韦应物面临的人生困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双重人格。在社会动乱的影响下,病痛、衰老、孤独,前路未卜、官场倾轧、位卑人微、理想压抑等诸多困境和矛盾接踵而至。诗人形成既自信又自卑,既疏旷又失意的双重人格。第二章结合诗人生平,探讨人生困境的消解。韦应物结束了荒唐无赖的生活,转而折节读书,重构人生理想。他亲近佛禅,领会道家智慧,逐渐正视生死。历任江南刺史,在一定程度上,既提升了诗人的为官自信,又缓解了困乏的物质生活。郡斋吏隐的生存模式调和了仕隐矛盾,使诗人感到人生的自适。生活中的爱好:诗酒琴乐,是消解苦闷的现实手段。第三章以诗歌文本为切入点,研究韦应物的困境人生...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韦应物的困境人生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思路
第一章 韦应物的人生困境及矛盾人格
第一节 韦应物的人生困境
一、病痛、衰老与孤独的困境
二、荣名与气节的困境
三、仕与隐、理想与现实的困境
第二节 韦应物的双重人格
一、自信与自卑、旷达与愁苦
二、“主动干预”与“消极避退”
第二章 韦应物自我调节机制的实现
第一节 精神生活
一、儒家济世思想:构成人生底蕴
二、佛禅空寂思想:构建人生根基
三、“道”与养生:点化人生苦难
第二节 仕宦生活
一、自尊的获得:地方为官
二、心存魏阙,山水相融
三、郡斋吏隐
第三节 日常生活
一、咏先贤以固己志:慕陶近二谢之心
二、琴酒人生以忘己忧:琴酌共开情
第三章 韦应物的困境人生及消解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一、前期:积极昂扬,愤慨豪迈
二、中后期:以平淡高古为主,兼有愤慨之气
第二节 对诗歌内容的影响
一、题材选取
二、意象选择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033836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韦应物的困境人生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思路
第一章 韦应物的人生困境及矛盾人格
第一节 韦应物的人生困境
一、病痛、衰老与孤独的困境
二、荣名与气节的困境
三、仕与隐、理想与现实的困境
第二节 韦应物的双重人格
一、自信与自卑、旷达与愁苦
二、“主动干预”与“消极避退”
第二章 韦应物自我调节机制的实现
第一节 精神生活
一、儒家济世思想:构成人生底蕴
二、佛禅空寂思想:构建人生根基
三、“道”与养生:点化人生苦难
第二节 仕宦生活
一、自尊的获得:地方为官
二、心存魏阙,山水相融
三、郡斋吏隐
第三节 日常生活
一、咏先贤以固己志:慕陶近二谢之心
二、琴酒人生以忘己忧:琴酌共开情
第三章 韦应物的困境人生及消解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对创作风格的影响
一、前期:积极昂扬,愤慨豪迈
二、中后期:以平淡高古为主,兼有愤慨之气
第二节 对诗歌内容的影响
一、题材选取
二、意象选择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033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3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