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民族史视野中的遗址保护与现实批判——满族作家雪静《旗袍》释解

发布时间:2021-02-16 18:32
  小说对历史风貌的展现,主要体现在对富有历史印记的意象选择上。满族作家雪静的《旗袍》关注的是慰安妇问题,女主人公李曼姝勇敢地讲出慰安妇经历,指认侵华日军暴行,保护了历史建筑"八角楼",与她再度穿上旗袍"互文",迸发出与民族精神关联的美感。作品敢于对当下种种负面的社会现实做出强有力的批判,彰显了女性作家强烈的身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小说结构独特,构建了两个时空;两个空间相隔遥远,却又在"八角楼"这一时空结合体中交汇。作品使用"回忆录"讲述方式,正好契合"慰安妇"问题在抗战与当下的"对照"语境中展开。 

【文章来源】: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40(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蘑菇圈》的历史书写[J]. 王俊.  阿来研究. 2018(02)
[2]浅析《穆斯林的葬礼》中玉器对情节的推动[J]. 张世维.  镇江高专学报. 2015(02)
[3]抗战文学中的慰安妇题材[J]. 王学振.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2(04)
[4]对比:一种小说结构的探讨[J]. 王新新.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5]文学叙事是对生命和存在的超越[J]. 张学昕,格非.  当代作家评论. 2009(05)
[6]尊灵魂的写作时代已经来临——谈新世纪小说[J]. 谢有顺.  文艺争鸣. 2008(02)
[7]缺席的在场与在场的缺席——池莉的《生活秀》与雪静的《梦屋》比较论[J]. 许爱珠,刘芳.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04)
[8]长篇小说笔记之十三——懿翎《把绵羊和山羊分开》 党益民《喧嚣荒原》 雪静《梦屋》[J].   小说评论. 2002(05)



本文编号:3036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36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