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生存寓言—解读神农架小说
发布时间:2017-04-13 17:13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生存寓言—解读神农架小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陈应松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比较重要的作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诗歌创作,转而创作小说。他秉承坚定的底层立场,关注和介入当下现实,经过长期的思想和艺术的沉淀,近年来创作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神农架系列小说,获得了文学批评界、研究机构等主流话语的肯定。众多学者评论家从文学审美、生态文艺学、叙事学、底层文学研究等角度对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阐释。笔者主要以其神农架小说为文本参照,以近年来日益繁盛的“底层文学”创作为思想切入口,在文学史的脉络中审视当代小说创作的整体图景,探究底层创作兴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重新审视陈应松的神农架小说和“底层文学”思潮、纯文学与底层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在相关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对陈应松神农架代表作品的形式特点,主题意蕴方面包含的批判性思想进行分析解读。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在文学史的脉络,梳理当代流行的底层文学创作的文学史背景;第二章则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神农架小说中的叙事策略:包括时间的现场感,空间的神秘、破碎化,叙述视角和叙述声音的陌生化特点,以及修辞与话语系统显示的力量感四个方面;第三章主要从主题层面,分析神农架系列小说中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批判性思想。第四章则是从文学的当代整体状况中审视陈应松创作的意义以及困境。
【关键词】:陈应松 神农架小说 生存寓言 底层叙事 现代性 复魅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序言:进入神农架小说研究7-8
- 第一章 神农架小说的文学史背景8-13
- 一、继承与革新:当代小说创作图景8-9
- 二、丰富多元:陈应松作品研究概况9-13
- 第二章 神农架系列小说的叙事策略13-27
- 一、现场感:时间序列的重新整合13-15
- 二、地域性:神秘、破碎的当代诗意空间15-20
- 三、陌生化:游离的视角与矛盾的声音20-23
- 四、力量感:修辞与话语系统23-27
- 第三章 解读神农架系列小说的批判性思想27-37
- 一、重返现场:超越“底层叙事”27-31
- 二、异化的空间:现代性困境下的城乡关系31-35
- 三、穹顶之下:让大地“复魅”35-37
- 第四章 神农架小说创作的困境及意义37-40
- 一、戴着镣铐:体制内的主题深化37-38
- 二、问题意识:一种双向突围38-40
- 结语:当代生存寓言的归途40-41
- 参考文献41-44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44-45
- 后记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祥生;;现代性困境中的追寻与拷问——评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三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鲍风;;文化之思与诗性之思——陈应松诗集《梦游的歌手》读解[J];长江文艺;1994年05期
3 盖光;陈莹;;生态性叙事与陈应松的神农架小说[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4 王晓明;;红水晶与红发卡[J];读书;2006年01期
5 严运桂;;沉重的叙说——《猎人峰》的艺术性分析[J];南方文坛;2011年02期
6 陈应松;;文学的突围[J];上海文学;2008年01期
7 杨梅;;《太平狗》的“不太平”——一个农民工与他的狗面临的生存危机[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8 李云雷;;陈应松先生访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5期
9 程波;廖慧;;“底层叙事”的意识形态与审美[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生存寓言—解读神农架小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04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