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调元戏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15:08
本文关键词:李调元戏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雨村曲话》与《雨村剧话》是清代著名学者李调元的戏曲理论著作,这两部著作不仅有吸收前人的戏曲观念,更有李调元自身对于戏曲的感悟。《雨村曲话》与《雨村剧话》二书对于现当代学者而言,是了解中国戏曲发展史及清代戏曲历史重要的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条理清晰,是李调元研究戏曲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本文就基于《雨村曲话》与《雨村剧话》二书对李调元的戏曲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以便进一步对清代戏曲发展史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目前,学术界在李调元戏曲学思想研究上,关于梳理《雨村曲话》与《雨村剧话》两部著作的内容方面还不尽完善,尽管郑家治与尹文钱两位学者已有整体的研究专著《李调元戏曲理论研究》,但对于研究这两本著作来说仍有进一步开拓的空间,本文致力于以梳理文本当中引用文献的情况,并通过其引用文献过程中体现的李调元自己的戏曲观念进而对李调元戏曲学思想有个整体把握。 本文分为四章内容对李调元的戏曲学思想进行分析:首先,李调元出生于一个拥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家庭,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其文学素养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读李调元的生平及交游活动,对于考证其戏曲学思想的形成是助益的。 其次,在戏曲变革最为活跃的时期,与李调元戏曲思想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李调元当时就处在北京这样一个多样文化碰撞激烈的中心,亲身见证了这个戏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因而在其著作当中记载了多种声腔的来源与特点。 第三,深入分析《雨村曲话》和《雨村剧话》二书当中涉及到的戏曲学理论,,将李调元引用过的文献进行分类归纳,并找出其出处,直观的感受李调元的戏曲思想发展脉络。 最后,李调元的戏曲学思想体现在《雨村曲话》与《雨村剧话》二书的序言当中,通过对序言的解读,是了解其戏曲学思想的首要条件。其核心的戏曲学思想,一是强调“情”的重要性,一是提出“古今一场戏”的戏曲观念。这两个论点构成了李调元全部的戏曲学思想,是研究李调元戏曲观念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解读李调元戏曲创作观念有着指导意义。
【关键词】:李调元 《雨村曲话》 《雨村剧话》 戏曲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1 李调元的戏曲学背景12-18
- 1.1 李调元的生平及其著作12-14
- 1.2 李调元的戏曲交游14-16
- 1.3 李调元戏曲思想的形成16-18
- 2 重大的戏曲变革——“花雅之争”18-24
- 2.1 “花雅之争”的背景18
- 2.2 “花雅之争”的经过18-22
- 2.3 “花雅之争”与李调元22-24
- 3 《曲话》、《剧话》研究24-52
- 3.1 《曲话》及文献来源24-40
- 3.2 《剧话》及文献来源40-52
- 4 李调元的戏曲学思想52-60
- 4.1 李调元的戏曲观52-55
- 4.2 李调元的戏曲创作观55-58
- 4.3 李调元《雨村曲话》与《雨村剧话》的价值及历史地位58-60
- 结语60-62
- 致谢62-64
- 参考文献64-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瑶瑶;杨晓宇;;李调元《雨村曲话》与《剧话》的文献价值[J];图书与情报;2010年02期
2 蒋维明;李调元对巴蜀文化的贡献[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3 谢宇衡;詹著《李调元学谱》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杨世明;;李调元年谱略稿[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孙震;《李调元年谱略稿》质疑[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6 罗焕章;评李调元的人生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7 郑家治;;李调元戏曲本质论初探[J];四川戏剧;2009年01期
8 李咏梅;;论李调元的戏曲理论及其历史地位[J];四川戏剧;2010年03期
9 郑家治;;自然本色:李调元戏曲美学思想[J];四川戏剧;2010年05期
10 郑家治;;李调元对蒋士铨的评赞——兼论二人的交往[J];四川戏剧;201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李调元戏曲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