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性”到“经典性”的再出发——《肥皂》的精神分析解读
发布时间:2021-04-15 21:23
《肥皂》的创作颇具"实验性",是鲁迅在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下创作的,然而技巧的圆熟却也显示作品的"经典性",该作塑造了以四铭为典型的具有复杂心理内涵的道学家形象,主要是通过具有象征隐喻的"肥皂"这一意象,及其紧密关联下对四铭性心理直接或间接的描写来刻画的。本文试运用精神分析法再次对《肥皂》进行解读,以求发掘本篇小说具有的重要价值,也力图寻找到理解经典作家作品的方法与路径。
【文章来源】:南方论刊.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肥皂》研究概况
二、“肥皂”与女性的身体隐喻
三、“肥皂”与四铭的精神分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24-1949:略显寂寞的《肥皂》研究[J]. 杨华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
[2]“肥皂”的多重象征意蕴——鲁迅《肥皂》的重新解读[J]. 吕周聚. 鲁迅研究月刊. 2012(12)
[3]“肥皂”隐喻的潜行与破解——鲁迅《肥皂》精读[J]. 朱崇科. 名作欣赏. 2008(11)
[4]“可恨”与“可怜”——《肥皂》新解[J]. 刘东方,程娟娟. 鲁迅研究月刊. 2008(03)
[5]《肥皂》的精神分析读解[J]. 温儒敏. 鲁迅研究动态. 1989(02)
本文编号:3140108
【文章来源】:南方论刊. 2020,(1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肥皂》研究概况
二、“肥皂”与女性的身体隐喻
三、“肥皂”与四铭的精神分析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24-1949:略显寂寞的《肥皂》研究[J]. 杨华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06)
[2]“肥皂”的多重象征意蕴——鲁迅《肥皂》的重新解读[J]. 吕周聚. 鲁迅研究月刊. 2012(12)
[3]“肥皂”隐喻的潜行与破解——鲁迅《肥皂》精读[J]. 朱崇科. 名作欣赏. 2008(11)
[4]“可恨”与“可怜”——《肥皂》新解[J]. 刘东方,程娟娟. 鲁迅研究月刊. 2008(03)
[5]《肥皂》的精神分析读解[J]. 温儒敏. 鲁迅研究动态. 1989(02)
本文编号:3140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4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