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反思——鲁迅小说“看客”形象的语图符号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15:24
鲁迅的"看"是成像的基础,诠释"看客"与被看者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基点和批判与反思精神的切入口,从"看客"的环境、外貌和动作语象和图像镜照"看客"的性格特征和本质,洞见鲁迅的文化本我立场、永恒的"看"和怀疑一切的精神。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20,33(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看”的三重意蕴
二、语言符号中的“看客”群像
(一)环境之精神具象化
(二)外貌之色彩心像学
(三)动作之图视灵韵化
三、“看客”群像的图像符号化
四、语图互文诗学所召唤的批判与反思精神
(一)“真之进步,在于己之足下”
(二)永恒的“看”和怀疑一切的精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质与互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J]. 赵炎秋. 文艺研究. 2012(01)
[2]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赵宪章. 江海学刊. 2010(01)
[3]图像、拟像与镜像——鲁迅启蒙意识中的视觉性[J]. 陈力君. 文学评论. 2009(03)
本文编号:3199944
【文章来源】:阴山学刊. 2020,33(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看”的三重意蕴
二、语言符号中的“看客”群像
(一)环境之精神具象化
(二)外貌之色彩心像学
(三)动作之图视灵韵化
三、“看客”群像的图像符号化
四、语图互文诗学所召唤的批判与反思精神
(一)“真之进步,在于己之足下”
(二)永恒的“看”和怀疑一切的精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质与互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J]. 赵炎秋. 文艺研究. 2012(01)
[2]文学和图像关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 赵宪章. 江海学刊. 2010(01)
[3]图像、拟像与镜像——鲁迅启蒙意识中的视觉性[J]. 陈力君. 文学评论. 2009(03)
本文编号:3199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199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