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晚唐听雨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7 06:53
  晚唐听雨诗作为晚唐诗歌的一种重要题材,也作为听雨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有着其无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而对其相关研究,迄今尚少。雨自诗骚时代进入中国文学之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终沉淀成为中国文人心灵感受的重要载体。自晚唐以来,听雨诗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所涵盖的作家面也日趋广泛。到了晚唐时代,几乎所有的当时主流作家,均有听雨诗的创作。晚唐听雨诗的情感类型非常丰富,既有离愁别绪的感发,也有漂泊羁旅时孤独感的流露.同时因为佛教尤其是禅宗在这一时期在文人群体中的接受度很高,方外之情也成为听雨诗歌所表现的重要情感类型之一。晚唐听雨诗的感知方式除却独有的听觉感知之外,还与视觉感知、触觉感知浑融。一方面,听觉感知藉由创作主体的想象,可以独立形成一幅幅“音景”;其与灯、花、芭蕉等中国文学的传统意象组合,更是可以收到别样的艺术效果;随着中晚唐时代气候的转冷与文人普遍的悲感意识的作用,寒、冷、凉等触觉词汇在听雨诗中也时常出现,雨雨声一起共同营造起萧索衰飒的艺术氛围。而有时炎炎夏日的及时雨也能在诗人笔端倾泻而下,形成这一时期诗歌中少见的酣畅淋漓的快感。晚唐听雨诗既充分体现了晚唐时代风格趋于词化的审美特质...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来源及意义
    1.2 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1.3 本文的思路与结构
第2章 听雨诗的历史衍展
    2.1 诗骚中的本体和喻体
    2.2 汉魏至中唐的雨意象
    2.3 晚唐文人的听雨情结
第3章 晚唐听雨诗的情感类型
    3.1 离愁别绪
    3.2 漂泊之感
    3.3 生命意识与方外之情
第4章 晚唐听雨诗的感知方式
    4.1 单纯的听觉感知
    4.2 听觉感知与视觉感知的交互
    4.3 听觉感知与触觉感知的浑融
第5章 晚唐听雨诗的审美特质与影响
    5.1 听雨与唐诗意境的幽约转向
    5.2 听雨与唐代诗风的渐趋词化
    5.3 听雨对后世文人心灵的浸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207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07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3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