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和诗文的厦门书写
发布时间:2021-06-18 18:34
赖和于1918年2月至1919年7月赴厦门任职,留下了众多诗文作品。从情感内核上看,其厦门汉诗创作反映了诗人郁结心境,这是他汉民族意识与日本医员身份的矛盾纠葛所致;从主题风格上看,诗人开始将视野投入广阔的社会现实,诗境勃然开阔,堪称杜甫诗史精神的传承;从影响上看,厦门另类的"他者"镜像使赖和得以对台湾被殖民经验再体认,形成冷静分析、批判的立场,其刊于《台湾日日新报》的《戒奢侈说》可做一例证。
【文章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郁结心境与认同纠葛
二、诗境转阔与“诗史”精神
三、另类的“他者”镜像——对台湾的再体认
(一)现代性的反思——《戒奢侈说》
(二)被殖民社会再认识
(三)革命思潮的洗礼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据台湾报刊文献中鼓浪屿的地景书写与历史叙事研究[J]. 张羽,陈素丹. 台湾研究集刊. 2017(05)
[2]殖民现代性与弱小民族的解放——论赖和汉诗的现代因素[J]. 陈美霞.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7(01)
[3]日据时期旅行文学论述:身份认同与现代性[J]. 陈美霞.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4)
[4]从旅行文学看日据时期台湾文人的民族认同——以彰化文人的日本和中国大陆经验为中心[J]. 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2)
[5]杜甫诗史精神[J]. 邓小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3)
博士论文
[1]日本对华南进政策与台湾籍民之研究(1895-1945)[D]. 王学新.厦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7175
【文章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郁结心境与认同纠葛
二、诗境转阔与“诗史”精神
三、另类的“他者”镜像——对台湾的再体认
(一)现代性的反思——《戒奢侈说》
(二)被殖民社会再认识
(三)革命思潮的洗礼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据台湾报刊文献中鼓浪屿的地景书写与历史叙事研究[J]. 张羽,陈素丹. 台湾研究集刊. 2017(05)
[2]殖民现代性与弱小民族的解放——论赖和汉诗的现代因素[J]. 陈美霞.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7(01)
[3]日据时期旅行文学论述:身份认同与现代性[J]. 陈美霞.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4)
[4]从旅行文学看日据时期台湾文人的民族认同——以彰化文人的日本和中国大陆经验为中心[J]. 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2)
[5]杜甫诗史精神[J]. 邓小军.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3)
博士论文
[1]日本对华南进政策与台湾籍民之研究(1895-1945)[D]. 王学新.厦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7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37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