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叶燮《原诗》“胸襟”论

发布时间:2021-07-12 16:46
  叶燮出生于明末清初时期家学深厚的文学世家,作为著名的文论家,其《原诗》在中国典诗论中处于不容忽视的地位,被后人誉为最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古典诗学著作之一。随时间发展,20世纪以来叶燮的诗学成就愈来愈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与肯定,《原诗》重新进入了学界的视野,但是对于叶燮《原诗》研究有关“胸襟”的论述并不多见,“胸襟”出自于《原诗》内篇,虽不是叶燮最早提出的诗学理论,却是其诗学思想的核心理念,渗透体现在叶燮创作的诗文作品和提出的诗论主张中。因此本文在结合前人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以“胸襟”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继而引发思考与深究,深入探掘《原诗》中“胸襟”概念的诗学意义以及叶燮意在传达的“胸襟”这一理论对作者与作品所带来的独特涵义。绪论对叶燮与《原诗》进行了总述性的概括,对于近几十年来《原诗》的研究现状本文做了基本的梳理,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是“胸襟”的导论,对“胸襟”做了界定与介入,从源头探讨了“胸襟”理论概念,在历代诗文作品中的体现与应用,并且加以论述,将“胸襟”与《原诗》中叶燮提及的“面目”、“心声”和“品量”等重要诗学理念相结合,充分切入研究“胸襟”论点的重要诗学意义。第二章...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叶燮与《原诗》
    二、《原诗》的研究现状
    三、《原诗》“胸襟”的研究现状
    四、《原诗》“胸襟”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胸襟”界定
    一、“胸襟”的理论探源
    二、“胸襟”的诗学意义
第二章 “胸襟”本体论
    一、作家本体:才、识、胆、力
        (一)才:蕴隆心思
        (二)识:决定取舍
        (三)胆:挥洒笔墨
        (四)力:自成一家
    二、作品本体:理、事、情
        (一)理:幽渺以为理
        (二)事:想象以为事
        (三)情:惝恍以为情
第三章 “胸襟”创作论
    一、“胸襟”生成作品论
        (一)诗人之“胸襟”
        (二)诗文之“胸襟”
    二、“胸襟”反映作品论
        (一)“诗文”与“诗质”的统一
        (二)“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三、辩证统一的创作思想
        (一)温柔敦厚——正统与认同
        (二)陈熟生新——沿袭与创新
        (三)源流正变——诗变与发扬
第四章 “胸襟”流变论
    一、“胸襟”与“诗志”
    二、“胸襟”与“养气”
    三、“胸襟”与“性情”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为诗美概念的“老”[J]. 蒋寅.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3)
[2]关于叶燮《原诗》笺注的几个问题——《原诗笺注》前言[J]. 蒋寅.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3]论《原诗》中的“志”与“胸襟”[J]. 申茂堂.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4]“胸襟”:叶燮对审美主体意识的建构与阐释[J]. 王向荣.  名作欣赏. 2011(17)
[5]叶燮《原诗》的诗法论[J]. 段宗社.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6]叶燮《原诗》的矛盾性和现代性的方法论生成[J]. 李晓峰.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3)
[7]叶燮《原诗》诗学思想研究述评[J]. 南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8]叶燮的文学史观[J]. 蒋寅.  文学遗产. 2001(06)
[9]文如其人?——一个古典命题的合理内涵与适用限度[J]. 蒋寅.  求是学刊. 2001(06)
[10]叶燮《原诗》与艺术辨证法[J]. 庄锡华.  人文杂志. 1998(01)

博士论文
[1]叶燮《原诗》研究[D]. 李晓峰.苏州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叶燮诗学创作论研究[D]. 韩茹.黑龙江大学 2014
[2]沈德潜、薛雪对叶燮诗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D]. 刘静.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3]《原诗》的艺术辩证法[D]. 孟昱.重庆师范大学 2010
[4]叶燮《原诗》研究[D]. 王霞.南京师范大学 2008
[5]论叶燮的诗性智慧[D]. 李铁青.曲阜师范大学 2007
[6]叶燮《原诗》美学思想研究[D]. 刘晓春.山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80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280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b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