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秦岭中的一则人性寓言
发布时间:2021-08-04 10:21
小说《山本》以井宗秀的发迹史与败落史作为明线,以陆菊人的观察史与觉悟史作为暗线,建立起一个"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对位关系,整部小说的叙述和主题始终在这一关系中展开。作者以对井宗秀命运的反讽式书写拆解了一再渲染的"天命观",使一个天命主宰一切的故事变成了一个人为欲望被异化的故事,井宗秀的一生由此成为一个"风月宝鉴"式的人性寓言,用以促成陆菊人的明悟。"行动"与"观察"变为"展演"与"觉悟",叙述结构成为主题生发的基础,也实现了贾平凹在反抒情中抒情、在实相中生发虚境的艺术追求。
【文章来源】:商洛学院学报. 2020,34(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行动者”与“观察者”的镜像结构
二、从宿命故事到人性寓言
三、以实写虚,暴力抒情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本》“混沌”美学特色探析[J]. 董晓可. 商洛学院学报. 2019(05)
[2]历史叙事与写意山水——《山本》论之一[J]. 吴义勤,王金胜.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4)
[3]试论贾平凹《山本》的民间性、传统性和现代性[J]. 陈思和. 小说评论. 2018(04)
[4]“念头”无数生与灭——读《山本》[J]. 郜元宝. 小说评论. 2018(04)
[5]关于《山本》的阅读笔记[J]. 王尧. 小说评论. 2018(04)
[6]传奇如何虚构历史——读贾平凹《山本》[J]. 方岩. 扬子江评论. 2018(03)
[7]抒情话语的再造——《山本》论之二[J]. 吴义勤,王金胜. 文艺争鸣. 2018(06)
[8]三品始知味 风景在路途——贾平凹《山本》的“看点”[J]. 邰科祥. 商洛学院学报. 2018(03)
[9]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贾平凹的《古炉》及其他[J]. 王德威. 南方文坛. 2011(04)
本文编号:3321524
【文章来源】:商洛学院学报. 2020,34(0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行动者”与“观察者”的镜像结构
二、从宿命故事到人性寓言
三、以实写虚,暴力抒情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本》“混沌”美学特色探析[J]. 董晓可. 商洛学院学报. 2019(05)
[2]历史叙事与写意山水——《山本》论之一[J]. 吴义勤,王金胜.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4)
[3]试论贾平凹《山本》的民间性、传统性和现代性[J]. 陈思和. 小说评论. 2018(04)
[4]“念头”无数生与灭——读《山本》[J]. 郜元宝. 小说评论. 2018(04)
[5]关于《山本》的阅读笔记[J]. 王尧. 小说评论. 2018(04)
[6]传奇如何虚构历史——读贾平凹《山本》[J]. 方岩. 扬子江评论. 2018(03)
[7]抒情话语的再造——《山本》论之二[J]. 吴义勤,王金胜. 文艺争鸣. 2018(06)
[8]三品始知味 风景在路途——贾平凹《山本》的“看点”[J]. 邰科祥. 商洛学院学报. 2018(03)
[9]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贾平凹的《古炉》及其他[J]. 王德威. 南方文坛. 2011(04)
本文编号:3321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32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