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儿童剧《宝船》的民间文学渊源及排演传播状况
发布时间:2021-10-08 19:52
老舍的儿童剧《宝船》是"十七年"儿童话剧的代表作,这部剧作取材于传统民间故事,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复排上演。通过追溯《宝船》剧本的民间文学渊源,分析老舍依据儿童剧的体裁特征和当时特殊的时代文化背景,对民间故事原型所做出的种种改编,探讨这些改编的得失,可以更好地理解老舍的创作,对这部儿童剧在当下的排演和传播状况做出新的思考。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3(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宝船》的民间文学渊源
二、老舍对民间文学的改编
(一)儿童观众的接受
(二)戏剧体裁的特征
(三)特殊的文化时代背景
三、对《宝船》改编得失及当下排演传播的思考
(一)《宝船》对民间文学改编的得失
(二)《宝船》在当下的排演与传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论老舍儿童剧的艺术特色[J]. 凌云国.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2]人与动物 同舟共济──“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解析[J]. 刘守华. 西北民族研究. 2001(02)
[3]从佛经中脱胎而来的故事——“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解析[J]. 刘守华. 民间文化. 2000(Z2)
[4]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J]. 刘守华. 佛学研究. 1998(00)
[5]论老舍的童话剧[J]. 吴开晋. 齐鲁学刊. 1986(03)
[6]談《宝船》的改编[J]. 鍾子芒. 上海戏剧. 1962(08)
[7]小观众对我的启示——《宝船》演出札记[J]. 路荣明. 戏剧报. 1962(07)
[8]談儿童剧《宝船》的演出[J]. 陈除. 上海戏剧. 1962(02)
本文编号:3424851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3(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宝船》的民间文学渊源
二、老舍对民间文学的改编
(一)儿童观众的接受
(二)戏剧体裁的特征
(三)特殊的文化时代背景
三、对《宝船》改编得失及当下排演传播的思考
(一)《宝船》对民间文学改编的得失
(二)《宝船》在当下的排演与传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简论老舍儿童剧的艺术特色[J]. 凌云国.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2]人与动物 同舟共济──“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解析[J]. 刘守华. 西北民族研究. 2001(02)
[3]从佛经中脱胎而来的故事——“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解析[J]. 刘守华. 民间文化. 2000(Z2)
[4]从《经律异相》看佛经故事对中国民间故事的渗透[J]. 刘守华. 佛学研究. 1998(00)
[5]论老舍的童话剧[J]. 吴开晋. 齐鲁学刊. 1986(03)
[6]談《宝船》的改编[J]. 鍾子芒. 上海戏剧. 1962(08)
[7]小观众对我的启示——《宝船》演出札记[J]. 路荣明. 戏剧报. 1962(07)
[8]談儿童剧《宝船》的演出[J]. 陈除. 上海戏剧. 1962(02)
本文编号:3424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24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