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浅议高校明清小说课堂中的文史互证教学策略适应问题及其成因——以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中的相关内容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11 18:17
  通行本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教材中与明清小说相关的部分内容或多或少有着强调文本自身、轻视史籍参证的趋向。同时,《中国文学史》偏好通过单纯的一维文字表述来给予涉及明清小说的知识点以说明,忽视了史籍中那些足以成为前者的具象性说明的图画,未免偏颇。以笔者陋见,教材要想导引学生在更为深广的维度上了解并把握文学隐义,可以考虑在编撰过程中加大知人论世的研究理念的贯彻力度,同时适当引入基于图画与文字的二重证据而进行的讨论方法。 

【文章来源】:大众文艺. 2020,(19)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浅议高校明清小说课堂中的文史互证教学策略适应问题及其成因——以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中的相关内容为视角


武庙十哲

配置图,庭园,配置图,视域


我们仍以上文中有关《金瓶梅》的叙述作为例证。如前所叙,教材中有关《金瓶梅》的内容未及对空间视域下的人物故事线索给予全面而详尽的思考与探索,所论未免仓促。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图片的补入以消弭上述论述过程中的罅隙。下图为来自文献之中的《金瓶梅》西门府空间配置图:图中西门家诸人所居的位置因亲疏远近之别而不甚相同,这实际是原书中人物间关系的空间视域下的具象化体现;倘若将之引入到教学过程的相应位置中加以展示的话,会大大简化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点的理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金瓶梅》中“西门府庭园”模型之建立(下)[J]. 刘文佼,李树华.  华中建筑. 2016(06)



本文编号:3489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489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