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兴”与“现量”的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论“比兴”与“现量”的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比兴”与“现量”两个范畴在中国古典诗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涉及意象创造、文学手法、审美思维、艺术心理等诸多方面,具有高度的理论概括力,,考量“比兴”与“现量”的内涵与价值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比兴”是发展久远、能够体现中国文论风貌与价值的核心观念,“现量”是具有古典文论总结作用的重要范畴,充分开掘二者理论内涵有助于我们把握古典文论思想精髓。本研究将“比兴”与“现量”置于现象学、阐释学、文化诗学等现代理论视域中,经由中西理论碰撞与对话展示其自身价值,凸显中国文艺美学的民族独特性与世界意义,刷新中国文论研究格局。近年来有关中国文论“失语症”忧思以及当代文论话语重建的努力,引发学界对于古代文论资源的重视与开掘。文论话语的重塑离不开传统优秀文论资源的参与和共建,离不开古代文论范畴的梳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中西对话、古今对话才能为中国当今文论建设开拓新的意义空间与理论生长点。 综观新时期“比兴”、“现量”研究不难发现问题与不足也是十分突出的。如果在一个狭小的视角内对古典文论范畴进行孤立、个别的研究,那么将很难揭示古文论体系特征,也不利于对古文论思想精髓做整体把握。部分学者借鉴西方原型说、文化人类学开掘“比兴”与“现量”的现代价值已经取得可喜成果,但二者同现象学、阐释学、文化诗学等理论仍有进一步对话的空间,对此学界并未做出响应。相关研究多在诗歌美学范围内展开,未能将“比兴”“现量”置于文论话语重建的大背景下进行整体考量,也没有应答当代文论话语危机或探索解决之道。故此,在中西比较对话的理论视野下,考察“比兴”与“现量”的现代价值,并为文论话语重建提供思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因此,本研究的致力方向在于,结合新时期学者对“比兴”、“现量”的研究成果,挖掘二者理论内涵与诗性关联。讨论“比兴”“现量”与西方思想对话所产生的理论张力与发展空间。揭示“比兴”与“现量”在古文论现代转换问题上的参照价值,探索中国文论话语重建之途。
【关键词】:比兴 现量 文论话语 重建 新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8
- 第一节 “比兴”与“现量”的学术史清理8-13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13-18
- 第一章 “比兴”的当代价值18-36
- 第一节 新时期“比兴”研究述评18-22
- 第二节 “比兴”的诗学地位22-24
- 第三节 “比兴”与阐释学的对话意义24-31
- 第四节 “比兴”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重建31-36
- 第二章 “现量”的当代价值36-52
- 第一节 新时期“现量”研究述评36-38
- 第二节 “现量”的诗学地位38-41
- 第三节 “现量”与现象学的对话意义41-47
- 第四节 “现量”与中国当代文论话语重建47-52
- 第三章 “比兴”与“现量”遇合的启示(代结语)52-56
- 参考文献56-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现量”之“诚”别议——试论船山“现量”中的“思”[J];华夏文化论坛;2006年00期
2 刚晓;;现量观的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3期
3 张爱林;;佛教现量理论中的形而上学思想[J];佛学研究;2006年00期
4 陈琰;;船山现量说的审美意蕴[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纯一;;世间现量与出世间现量之分歧[J];佛教文化;1989年00期
6 刘新敖;赖力行;;王夫之“现量”说的时空化思维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7 刘小梅;;“诗意地栖居”与“现量”说的初步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魏春春;;王船山诗学概念“现量”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麻天祥;;船山先生的佛学现量观[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耘;论法称之“现量”观——由《释量论略解》观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纯一;;世间现量与出世间现量之分歧[A];因明研究[C];1990年
2 法称;韩镜清;;正理滴点论[A];因明研究[C];199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爱林;自相与现量[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迪;“现量”之“诚”[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向盈;现量结构的剖析[D];复旦大学;2013年
3 于琨;论“比兴”与“现量”的当代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拉毛求占;探析藏传因明现量观[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5 高文彬;陈那的现量观及其对正理派现量观的评破[D];贵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论“比兴”与“现量”的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