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铁花》及其创作阐释
发布时间:2022-01-05 00:10
本剧本《打铁花》旨在探讨当前非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与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需求相结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剧本具体是以河南非遗艺术确山打铁花作为典型事件展开创作的,讲述了一个在当代背景下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进行守护和传承的故事。本剧为多幕剧,每一幕分为三场。故事的发生地点为老艺人杨师傅家。第一幕(起),故事从父子矛盾讲起,引出老艺人杨师傅及打铁花的往事回忆;第二幕(承),讲村长、商人、记者、研究员突然在一天之内先后来到杨师傅家里,想要以各种方式打探到杨师傅的秘密并试图收购打铁花的版权;第三幕(转)正在杨师傅百感交集之际,昔日同行的儿子刘洋的到来终于促使杨师傅彻底解开了心结,决心重操打铁花的旧业;第四幕(合),刘洋和杨师傅对打铁花进行了技术革新。商人、记者和研究员也分别在资金、宣传、研究各个方面为守护打铁花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在国家、地方多方努力之下,非遗艺术打铁花终于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创作阐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剧本选题缘起,包括(一)创作初衷,(二)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为剧本主题阐释,包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传承,(二)亲情和解与身份回归,(三)对非遗传统的技术改进...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打铁花》剧本
《打铁花》剧本阐释
一、剧本选题缘起
(一)创作初衷
(二)选题意义
二、剧本主题阐释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传承
(二)亲情和解和身份回归
(三)对非遗传统的技术改革与创新
三、艺术特色阐释
(一)主要人物角色分析
(二)剧本结构设置
(三)戏剧冲突设置
(四)创作手法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主义与别现代主义——兼回应夏中义、刘锋杰先生[J]. 徐大威. 贵州社会科学. 2019(10)
[2]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找到适合的表现形式[J]. 韩金. 西部皮革. 2019(02)
[3]作为审美形态的英雄与崇高[J]. 徐大威.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1)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J]. 冯晓青. 知识产权. 2010(03)
[5]培育根基 守护灵魂——中国各民族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J]. 刘魁立. 中国民族. 2003(03)
本文编号:3569332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打铁花》剧本
《打铁花》剧本阐释
一、剧本选题缘起
(一)创作初衷
(二)选题意义
二、剧本主题阐释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守护传承
(二)亲情和解和身份回归
(三)对非遗传统的技术改革与创新
三、艺术特色阐释
(一)主要人物角色分析
(二)剧本结构设置
(三)戏剧冲突设置
(四)创作手法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主义与别现代主义——兼回应夏中义、刘锋杰先生[J]. 徐大威. 贵州社会科学. 2019(10)
[2]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找到适合的表现形式[J]. 韩金. 西部皮革. 2019(02)
[3]作为审美形态的英雄与崇高[J]. 徐大威.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1)
[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保护[J]. 冯晓青. 知识产权. 2010(03)
[5]培育根基 守护灵魂——中国各民族民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J]. 刘魁立. 中国民族. 2003(03)
本文编号:3569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69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