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写实小说的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11:45
自1987年前后,在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种名为新写实小说的文学创作潮流,它以全新的文学表达形式,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满含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等内容指向的世俗生活空间,并以认同世俗的创作态度承认了日常生活的合法性地位。自此,新写实小说掀起了文学评论界的热议,也令其一跃成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文坛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学创作现象。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浪潮的裹挟下,人们所处的文化语境也随之产生突变,致使新写实小说难以避免地陷入到被其他新生文学样式即将取代的艰难境地中。因此,在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下,新写实小说作家尝试寻求用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来表现自我,他们以突破和因袭之势努力修正自身的创作局限,借更加多元的文学形态去破解原有的文学创作理念,令其作品呈现出对新的美学经验的认同。本论文以新写实小说为重点研究对象,选取“转型”作为本文研究切入点,将新写实小说转型前的文学作品作为对比的参照对象,旨在对新写实小说转型前所陷入的文学创作局限与历史发展拘囿予以深刻探讨,通过论述新写实小说作家在文学观念和具体创作上的转变,由此探寻新写实小说文学创作在时代浪潮中的顺应与坚守,并从中挖掘其转型的意义...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的发展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与特点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的发展与局限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观念转变
第二章 消解崇高的日常生活重构
第一节 池莉——从日常生活到都市生存
第二节 刘震云——从“一地鸡毛”到回望故乡
第三章 消泯发展的人性书写
第一节 刘恒——由悲悯苍凉到幽默调侃
第二节 方方——从消解主观到爱憎分明
第四章 坚守与顺应并存的转型
第一节 坚守日常生活叙事
第二节 顺应时代潮流创作
第三节 反思新写实小说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小说从宏大叙述到日常生活叙述[J]. 贺绍俊. 文艺争鸣. 2018(12)
[2]论新写实小说对“为人生”主题的消解[J]. 蒋松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3]回顾“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前前后后[J]. 丁帆. 文艺争鸣. 2018(08)
[4]行走于“现实主义”的期待与慎行之轨上——论“新写实小说”的出场[J]. 俞敏华. 文艺争鸣. 2016(05)
[5]1990年代前期《钟山》的生存策略[J]. 李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10)
[6]80年代以来的文学思想难题:未完成的现代性[J]. 胡传吉. 小说评论. 2015(05)
[7]80、90年代之间的“新写实”[J]. 王干,赵天成. 文艺争鸣. 2015(06)
[8]新写实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转向”[J]. 蔡燕雁. 长春大学学报. 2015(01)
[9]从“新写实”小说看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转型[J]. 刘一凡. 美与时代(下). 2013(12)
[10]关于“九十年代文学”的再认识[J]. 王尧. 文艺研究. 2012(12)
博士论文
[1]“九十年代文学”研究[D]. 龙吟娇.苏州大学 2016
[2]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D]. 王艳荣.吉林大学 2012
[3]回到“事物”本身[D]. 陈小碧.上海大学 2009
[4]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文学世俗化研究[D]. 褚洪敏.山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池莉创作转型研究[D]. 陈柳颖.河南师范大学 2018
[2]论刘恒小说中的欲望表现及思考[D]. 陈燕.云南大学 2016
[3]刘震云小说创作研究[D]. 张凯旋.齐齐哈尔大学 2015
[4]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方方创作研究[D]. 袁美美.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新写实小说影视改编现象研究[D]. 刘杰.陕西师范大学 2014
[6]中国九十年代以来底层文学与诙谐文化[D]. 黎海燕.西南大学 2014
[7]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D]. 李丹.延安大学 2014
[8]在“主流文学”和“新主流文学”之间突围—刘震云小说“小人物”研究[D]. 祝海霞.中国海洋大学 2013
[9]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日常生活转向[D]. 宋音希.暨南大学 2012
[10]池莉小说创作转型研究[D]. 牛联欢.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72392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的发展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与特点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的发展与局限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观念转变
第二章 消解崇高的日常生活重构
第一节 池莉——从日常生活到都市生存
第二节 刘震云——从“一地鸡毛”到回望故乡
第三章 消泯发展的人性书写
第一节 刘恒——由悲悯苍凉到幽默调侃
第二节 方方——从消解主观到爱憎分明
第四章 坚守与顺应并存的转型
第一节 坚守日常生活叙事
第二节 顺应时代潮流创作
第三节 反思新写实小说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小说从宏大叙述到日常生活叙述[J]. 贺绍俊. 文艺争鸣. 2018(12)
[2]论新写实小说对“为人生”主题的消解[J]. 蒋松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3]回顾“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前前后后[J]. 丁帆. 文艺争鸣. 2018(08)
[4]行走于“现实主义”的期待与慎行之轨上——论“新写实小说”的出场[J]. 俞敏华. 文艺争鸣. 2016(05)
[5]1990年代前期《钟山》的生存策略[J]. 李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10)
[6]80年代以来的文学思想难题:未完成的现代性[J]. 胡传吉. 小说评论. 2015(05)
[7]80、90年代之间的“新写实”[J]. 王干,赵天成. 文艺争鸣. 2015(06)
[8]新写实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转向”[J]. 蔡燕雁. 长春大学学报. 2015(01)
[9]从“新写实”小说看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转型[J]. 刘一凡. 美与时代(下). 2013(12)
[10]关于“九十年代文学”的再认识[J]. 王尧. 文艺研究. 2012(12)
博士论文
[1]“九十年代文学”研究[D]. 龙吟娇.苏州大学 2016
[2]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D]. 王艳荣.吉林大学 2012
[3]回到“事物”本身[D]. 陈小碧.上海大学 2009
[4]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文学世俗化研究[D]. 褚洪敏.山东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池莉创作转型研究[D]. 陈柳颖.河南师范大学 2018
[2]论刘恒小说中的欲望表现及思考[D]. 陈燕.云南大学 2016
[3]刘震云小说创作研究[D]. 张凯旋.齐齐哈尔大学 2015
[4]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方方创作研究[D]. 袁美美.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新写实小说影视改编现象研究[D]. 刘杰.陕西师范大学 2014
[6]中国九十年代以来底层文学与诙谐文化[D]. 黎海燕.西南大学 2014
[7]论池莉小说的影视改编[D]. 李丹.延安大学 2014
[8]在“主流文学”和“新主流文学”之间突围—刘震云小说“小人物”研究[D]. 祝海霞.中国海洋大学 2013
[9]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日常生活转向[D]. 宋音希.暨南大学 2012
[10]池莉小说创作转型研究[D]. 牛联欢.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72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7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