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小说中的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16:24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唐代更是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它从思维模式、叙事语言等各个方面均潜移默化地渗透并影响着同时代的小说文学,为小说注入诗歌所独有的情趣及灵魂,使唐人小说与“六朝之粗陈梗概”的汉魏小说彻底区分,也标志着小说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唐人小说是之所以可以达到如此成就,这与文中的诗歌有着直接联系。为证明此点,笔者共设置了三大章节进行论述,首章先着眼于作者群体,认真分析其阶层地位、创作的主客观因素,理清小说中“融诗入文”的发展历程,剖析“诗人小说”的由来,并根据所整理的各类诗歌为研究基础,阐明诗歌与小说之间的多元关系,论证诗歌在作品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及深厚影响。第二章,通过爱情、游仙、历史、精怪这四种类型作品中的诗歌,探究其中的人物共性及倾向特征并积极寻找与同类诗歌相呼应之处,从而更为细致全面地了解唐人小说中的诗歌、小说、作者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一章,将放眼于唐人小说的传播影响力,同时聚焦于小说中的诗歌,分析其被后世文学广泛接受的原因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小说中的诗歌形式虽产生了不同变化,但在实际运用及其诗歌精神却得到了完美的继承,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学魅力。作为...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唐人小说中的诗歌
第一节 诗歌与作者
(一)“诗人小说”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 诗歌与小说
(一)诗歌的功能性作用
(二)小说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唐人小说中的诗歌题材研究
第一节 “世俗化”的爱情题材
(一)书生与娼妓
(二)向俗趋向饮食男女
第二节 “讽刺化”的历史题材
(一)“鬼士”与“祸水”
(二)借古讽今以史为鉴
第三节 “宗教化”的游仙题材
(一)隐士与侠士
(二)宣传道教逃避现世
第四节 “拟人化”的精怪题材
(一)“妖精”与“物精”
(二)借物抒情暗示揭露
第三章 唐人小说中诗歌的传播与影响
第一节 宋、元时期
(一)模仿与改编的宋朝
(二)继承与创新的元朝
第二节 明、清以及近代时期
(一)传承与发展的明朝
(二)发达与繁荣的清朝
(三)研究与传播的近代
附录
(一)古体诗
(二)近体诗
(三)曲子词
结语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介绍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传奇与诗歌的共生关系[J]. 孔敏. 名作欣赏. 2016(26)
[2]《莺莺传》在宋元时期的流变及题旨差异性刍论[J]. 杨雪,沈文凡. 兰州学刊. 2014(05)
[3]元稹艳诗与悼亡诗中女性形象透视——结合唐代士大夫婚姻观念展开[J]. 沈文凡,左红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4]诗歌在唐传奇中的作用[J]. 张永成. 绥化学院学报. 2011(01)
[5]唐代诗韵之明人接受文献初缉[J]. 沈文凡,孟祥娟.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3)
[6]唐诗名篇名句之明代接受与传播[J]. 沈文凡,周非非. 社会科学战线. 2010(04)
[7]论唐人小说接受诗歌之方式[J]. 崔际银.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8]诗歌在唐传奇中的叙述行为及其它功能[J]. 陈瑜.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9]诗歌典故与唐代小说的流传传播[J]. 邱昌员.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百韵五言长律嬗变考述[J]. 沈文凡. 社会科学战线. 2004(02)
博士论文
[1]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D]. 陈依雯(Tang Yee Woon).南京大学 2016
[2]唐传奇与唐代文风[D]. 陈际斌.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唐传奇宋代传播研究[D]. 范可新.曲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74869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唐人小说中的诗歌
第一节 诗歌与作者
(一)“诗人小说”
(二)发展历程
第二节 诗歌与小说
(一)诗歌的功能性作用
(二)小说与诗歌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唐人小说中的诗歌题材研究
第一节 “世俗化”的爱情题材
(一)书生与娼妓
(二)向俗趋向饮食男女
第二节 “讽刺化”的历史题材
(一)“鬼士”与“祸水”
(二)借古讽今以史为鉴
第三节 “宗教化”的游仙题材
(一)隐士与侠士
(二)宣传道教逃避现世
第四节 “拟人化”的精怪题材
(一)“妖精”与“物精”
(二)借物抒情暗示揭露
第三章 唐人小说中诗歌的传播与影响
第一节 宋、元时期
(一)模仿与改编的宋朝
(二)继承与创新的元朝
第二节 明、清以及近代时期
(一)传承与发展的明朝
(二)发达与繁荣的清朝
(三)研究与传播的近代
附录
(一)古体诗
(二)近体诗
(三)曲子词
结语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介绍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代传奇与诗歌的共生关系[J]. 孔敏. 名作欣赏. 2016(26)
[2]《莺莺传》在宋元时期的流变及题旨差异性刍论[J]. 杨雪,沈文凡. 兰州学刊. 2014(05)
[3]元稹艳诗与悼亡诗中女性形象透视——结合唐代士大夫婚姻观念展开[J]. 沈文凡,左红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4]诗歌在唐传奇中的作用[J]. 张永成. 绥化学院学报. 2011(01)
[5]唐代诗韵之明人接受文献初缉[J]. 沈文凡,孟祥娟.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3)
[6]唐诗名篇名句之明代接受与传播[J]. 沈文凡,周非非. 社会科学战线. 2010(04)
[7]论唐人小说接受诗歌之方式[J]. 崔际银.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8]诗歌在唐传奇中的叙述行为及其它功能[J]. 陈瑜.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2)
[9]诗歌典故与唐代小说的流传传播[J]. 邱昌员.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10]百韵五言长律嬗变考述[J]. 沈文凡. 社会科学战线. 2004(02)
博士论文
[1]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D]. 陈依雯(Tang Yee Woon).南京大学 2016
[2]唐传奇与唐代文风[D]. 陈际斌.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唐传奇宋代传播研究[D]. 范可新.曲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74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7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