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模仿与反模仿:四十年来“文学苏军”接受外国文学资源的策略摭谈

发布时间:2022-01-12 01:30
  <正>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坛上,江苏作家群构成的"文学苏军",创作实绩和影响力不可小觑。而"文学苏军"的崛起离不开外国文学的影响与滋养,他们的写作之路一般都会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反模仿的过程。初读文学大师时,这些写作者常将他们理想化,作为自己创作道路中亦步亦趋学习的对象,就像叶兆言所说"以为模仿海明威,就可以无穷无尽地写下去"(1)。一旦正式开启创作道路之后,写作者们逐渐开始形成各自的审美偏向,阅读范围较起步时期也更为广泛,在写作上他们或是深度"消化"某些文学偶像,或是博采众长。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文学经典与个人趣味:两种视域下外国文学对于江苏作家的影响方式
二、从域外到本土:马尔克斯的影响与江苏作家的创作转向
三、“反模仿”:影响的焦虑与创造性转换的文学策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童小说与话本传统[J]. 郭冰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2]文学想象力的民间资源[J]. 苏童,王光东.  作家. 2006(11)
[3]写作、印象及内心活动[J]. 魏微,朱文颖.  作家. 2003(04)
[4]90年代文学论纲(上)[J]. 王干.  南方文坛. 2001(01)
[5]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J]. 林舟.  花城. 1996(01)
[6]走出虚幻,直面人生——谈黄蓓佳的小说[J]. 周梅森.  文学自由谈. 1988(04)
[7]走一步,说一声“再见”[J]. 黄蓓佳.  当代外国文学. 1987(04)
[8]寻根文学:从亢奋到虚脱[J]. 王东明,张王飞.  文艺评论. 1987(03)
[9]我们有我们的路[J]. 周梅森,赵本夫.  文学自由谈. 1986(03)
[10]一本发人深思的美国现代小说——评析欧茨的《奇境》[J]. 张德中.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01)



本文编号:3583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83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