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诗经》的时序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4:12

  本文关键词:《诗经》的时序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而无论是生存还是死亡,都关涉到一个问题——时间,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当然也离不开时间。虽然《诗经》时代先民的生命意识还很朦胧,但是已经意识到时序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了。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在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关于《诗经》时间问题的研究综述,本文的创作意图。除此之外,对“时序”一词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其次,本着追本溯源的原则,在第一章中分析了《诗经》时序意识产生的原因。作为一个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农业的国家,以农业为本的社会结构必然是时序意识产生的最主要原因。而生命意识的萌发,使先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所以生命的有限性是第二个原因。最后也不能忽视《周易》这部典籍对周代先民的影响,《周易》中的时间观念也推动了《诗经》时序意识的产生。再次分析了时序意识的内涵,时间具有有限性和无限性,有限性让人产生迁逝感,面对时间的流逝,不自觉地开始悲伤。为人事的沧桑而悲,为世事沧桑而悲。时间的无限性又使人产生了轮回之感,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环、昼夜的循环,这些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再现,但却是某种态势、倾向、气运等微妙因素的重演。人们虽不追求长生,但却开始追求朝代统治的永久。然后是《诗经》时序意识的意象表征。“意象”一词本就承载着历史的积淀。这一部分选取了月亮和黄昏这两个典型的意象。月亮在古时就有记录时间的作用,人们认为它是神秘的,崇拜它,祭祀它。月亮与女性更是有不解之缘,具有阴柔的美学风范,此外月与日作为重要的天体,在先民眼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用来比君、比夫。黄昏在时间意义上是凄凉的,象征着死亡的迫近。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决定了黄昏是一个应该团聚的时刻,开启了日暮人归的模式。最后分析了《诗经》时序意识的影响。《诗经》时代先民的时序意识虽属初步觉醒,但对后世的影响却很深远。《古诗十九首》和“三曹”诗中所展示的个体生命意识虽然已经觉醒,但是对生命有限性的焦虑却同《诗经》是一样的。虽是焦虑,但受《诗经》朴素的生命观影响,二者更多的是关注现世的生活,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诗经 时序 生命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第一章《诗经》时序意识的源起13-28
  • 第一节 以农业为本的生活方式13-20
  • 一、在春秋里劳作13-16
  • 二、在春秋里祈祷16-18
  • 三、在春秋里恋爱成婚18-20
  • 第二节 生命之有限性20-24
  • 一、生与死的初步感知20-22
  • 二、荣与枯的宛转低吟22-24
  • 第三节 《周易》的时间表述对《诗经》时序意识的影响24-28
  • 第二章《诗经》时序意识的内涵28-37
  • 第一节 人世沧桑之叹28-32
  • 一、人之沧桑28-30
  • 二、世之沧桑30-32
  • 第二节 轮回之感32-37
  • 一、春与秋其代序32-33
  • 二、人世之轮回33-37
  • 第三章《诗经》时序意识的意象表征37-47
  • 第一节 月印万川37-44
  • 一、月亮的运行规则与时间37-40
  • 二、阴柔的美学风范40-42
  • 三、婚姻爱情挫败后的呐喊42-44
  • 第二节 最难消遣是黄昏44-47
  • 第四章 《诗经》时序意识对《古诗十九首》及“三曹”的影响47-53
  • 第一节 对《古诗十九首》时序意识的影响47-49
  • 第二节 对“三曹”时序意识的影响49-53
  •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费俊俊;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时序特征及效应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2 陶玉国;喀斯特旅游地开发时序评价模型与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3 隋宇;《诗经》的时序意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阳建辉;实际汇率波动的时序特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诗经》的时序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358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