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小说改编成话剧的空间叙事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1 01:09
  继“空间转向”之后,学术界各领域纷纷掀起对“空间”的研究。叙事学界也开始从“空间”维度探索叙事问题,即空间叙事研究。小说和话剧是两种典型的叙事性艺术,小说改编成话剧在文艺界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本文首先从空间理论角度思考小说到剧本而至舞台呈现的具体思路,将叙事置于空间场域的维度中进行分析考察,形成以空间化为特征的小说改编成话剧的理论思维模式;其次以中国现当代小说和话剧文本的舞台呈现为分析对象,以编剧方法论为落点,运用跨学科交叉比较的研究方式,研究小说改编成话剧时如何运用拆解拼贴、浓缩、复调等方式对空间进行重构。最终达到以空间叙事理论为核心探寻小说改编成话剧的技巧为目的,建构一套小说改编成话剧的空间策略,给相关学术研究者和编剧从业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2陕西人艺版《白鹿原》叙事空间

图1.1—2陕西人艺版《白鹿原》叙事空间

通常这一个或几个物理空间应当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个物理空间必须对全剧具有象征性,可以代表整部剧的主旨意象;二是这个空间必须具有概括性,能够容纳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发生。话剧《白鹿原》(原著:陈忠实导演:林兆华编剧:孟冰)中的“白鹿原”作为主要舞美背景,上述提及,由于“白鹿原”所指的是....


图2.1吴摩西与老汪分别场景图2.2老詹去世时

图2.1吴摩西与老汪分别场景图2.2老詹去世时

话剧《一句顶一万句之出延津记》的舞台简洁而象征,天幕上蓝天白云的漩涡如同阴阳无极,象征着历史的循环,又暗含着对命运的隐喻。整部剧抽离了时代背景下中国底层人民鸡零狗碎和聚散离合,将人生置于永恒的诗意背景中,暗含着中国人生命本体与情感形式的意味。故事中老汪因思念亡女而离开东家西行,那....



本文编号:4044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044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a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