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多维视角下的《遇合奇缘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01:01

  本文关键词:多维视角下的《遇合奇缘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遇合奇缘记》是稀见的清代女作家剧作,作者化名桂仙,以实录的方式,记述了自己与情郎椟珍幼年一见倾心,因遭姑母拆散各自成婚,婚后大胆突围,相依相守,成就奇缘的故事。该剧叙事十分独特。作者开篇采用全知的视角对人物命运作出预叙,将人物身世与结缘之因附会为天宫金童玉女因罪降凡,但又未形成完整的下凡历劫复而回归仙界的叙事链条,剧中记事的频率正契合人物的情感节律。作者以自我为视角,切实表现女性情感的困境与突围,凸显女性的主体性,对男性叙事话语与叙事方式有模仿,更有反叛与超越。叙事具有鲜明的“内向化”特征,没有特别强烈的戏剧冲突与尖锐的矛盾冲撞,着力于表现主体内心的价值判断与情感激荡。剧中人物关系简单,但人物性格复杂。生、旦、贴等人物为作者本人及身边之人,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他们对自我、对人生的思虑。他们的言行是自身性格的体现,也是时代文化的投影。剧中人不是传统戏曲中才子、佳人、红娘的简单符号,而是具有复杂思想与真实人性的鲜活生命体。剧本的自传性与私密性达到极致,男女主人公的婚外恋情大胆出格,长达二十七年,但女主人公在情人与家庭之间的徘徊纠结贯穿始终。这既体现了时代文化氛围对女性个体的深刻影响,又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对自身行为进行调节的内在心理机制。由于主人公极有可能是满族人,二人感情被姑母拆散,又被乳母促成还有独特的民俗原因。《遇合奇缘记》在诸多方面均有独特之处,在明清女性剧作中风格鲜明,独树一帜。
【关键词】:桂仙 《遇合奇缘记》 明清女性 戏曲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3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5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9-10
  • 二、《遇合奇缘记》研究现状10-12
  • 三、本文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12-15
  • 第一章 《遇合奇缘记》的叙事特征15-33
  • 1.1 超然的情节表现与幽微的情感演绎 ——剧本的叙事建构15-19
  • 1.1.1 全知的视角与命运的预叙15-17
  • 1.1.2 情礼的对立与叙事的伦理17-18
  • 1.1.3 四时的易理与记事的频率18-19
  • 1.2 男性话语的困缚与女性特质的舒放 ——剧本的叙事立场19-26
  • 1.2.1 模仿与顺从:男性中心的话语镜像20-22
  • 1.2.2 意义与自我:女性主体的价值凸显22-24
  • 1.2.3 反叛与超越:女性写作的独特气质24-26
  • 1.3 情感的艰难抉择与道德的心灵激荡 ——剧本的伦理叙事26-33
  • 1.3.1 灵肉的双重追寻:爱情伦理26-28
  • 1.3.2 围城的困缚之痛:婚姻伦理28-29
  • 1.3.3 个体的心灵风暴:道德伦理29-33
  • 第二章 《遇合奇缘记》的人物形象33-51
  • 2.1 叛逆和贤德兼具,才色与情韵并列 ——桂仙形象解读33-39
  • 2.1.1 人格美:端庄平和的才女33-35
  • 2.1.2 人性美:亦柔亦刚的佳人35-37
  • 2.1.3 人伦美:为礼抑情的淑女37-39
  • 2.2 独特而立体的才子 ——椟珍形象解读39-45
  • 2.2.1 才貌兼备,温柔深情:理想的情郎39-41
  • 2.2.2 重视色欲,,风流多情:真实的男性41-43
  • 2.2.3 疏狂清高,心性脆弱:传统的文人43-45
  • 2.3 封闭世界中的微光 ——蕙儿形象解读45-51
  • 2.3.1 青鸾投生:上天注定的红娘45-46
  • 2.3.2 蕙为桂影:美貌温婉的佳人46-48
  • 2.3.3 身家计虑:诉求背后的困境48-51
  • 第三章 《遇合奇缘记》的文化内涵51-65
  • 3.1 禁锢的反弹与重压的失声 ——桂仙行为变化的文化动因51-55
  • 3.1.1 出格萌芽:至情思想的启发感染51-53
  • 3.1.2 冲决契机:报恩酬情的文化心理53-54
  • 3.1.3 归于沉寂:官府民间的合力重压54-55
  • 3.2 觉醒的放逐与沉静的收敛 ——桂仙情感抉择的心理机制55-60
  • 3.2.1 自我认知:价值的体认与个性的觉醒56-57
  • 3.2.2 自我体验:束缚的焦虑与真爱的追寻57-59
  • 3.2.3 自我控制:伦理的思量与身份的回归59-60
  • 3.3 姑母的阻碍与乳母的助推 ——成就“奇缘”的民俗文化探究60-65
  • 3.3.1 长白女史世子妻:桂仙的身份60-61
  • 3.3.2 强执柯斧斩情丝:姑母的阻碍61-63
  • 3.3.3 巧言善辩促奇缘:乳母的助推63-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3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目录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丹;;稀见清代女作家戏曲二种叙录[J];戏曲艺术;2010年02期

2 邓丹;;名言为曲,实本为心——论明清女剧作家的“私情”书写[J];文化遗产;2010年01期

3 邓丹;;明清女剧作家的戏曲因缘[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邓丹;;近百年明清女剧作家研究述评[J];四川戏剧;2008年01期

5 林敏;;浅析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婢女形象[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戴云;戴霞;;傅惜华的研究著述与其戏曲收藏[J];文学遗产;2006年05期

7 杨萍;清代女性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6期

8 杨春燕;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几个特征探析[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叙事结构的演化[J];求是学刊;2004年01期

10 郭英德;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学佳人形象诠释[J];求是学刊;200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多维视角下的《遇合奇缘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3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73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a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