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宋代祈雨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23:22

  本文关键词:宋代祈雨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诗 祈雨 内容 情感 艺术特色


【摘要】:祈雨作为一种重要的祭祀禳灾活动,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的农业信仰。祈雨诗是专门反映祈雨活动的诗歌。宋代多样化的祈雨礼俗为宋代大量祈雨诗的产生积累了重要素材,宋代祈雨诗也因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本文从具体的文本出发,挖掘宋代祈雨诗内容、情感态度以及艺术上的特点。论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祈雨诗的概况和宋代祈雨诗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宋前祈雨诗的梳理,我们发现宋代祈雨诗充分继承了前代祈雨诗创作的特点,并且在宋代呈现出了各种祈雨诗风格共存的局面。而宋代大量祈雨诗的出现既有农业信仰的传承和农业生产的需要的因素,同时也与宋代官方对祈雨的重视紧密相关。第二部分分析了宋代祈雨诗的内容。首先对于祈雨事件前因后果的记录格外详细。因为干旱不雨、农田荒芜,人们才会有祈雨的需要,而祈雨有好、坏两种结果,不同的结果在诗中会呈现出喜悦与悲伤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次祈雨仪式也在祈雨诗中得到精彩的呈现,宋代的祈雨对象、祈雨过程和祈雨方法均能在诗歌中得到完整展现。最后祈雨主体(主要为宋代官员)情感与行动的客观展示是宋代祈雨诗独具特色之处,宋代官员普遍具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在祈雨诗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在祈雨过程中的忧民之情与祈雨之诚,正是以实际行动解民生之忧的最好体现,而将不雨之责归为自身也生动了诠释了宋代官员的责任意识。第三部分分析了宋代祈雨诗的艺术特色及其价值。宋代诗歌兼容并包,各种诗歌体式发展到宋代已经相当成熟,宋代诗人已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体裁进行创作,宋代祈雨诗继而呈现出了体裁多样性的特点。同时运用拟人、夸张和对比等艺术技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庄重严肃与清新明快是宋代祈雨诗的两大主要风格。因此,统观宋代的祈雨诗,既为祈雨民俗提供了有力补充,又因为独特的祈雨文化有着相应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宋诗 祈雨 内容 情感 艺术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第一章 祈雨诗的发展概况13-21
  • 第一节 宋前祈雨诗概况13-16
  • 第二节 宋代祈雨诗概况及创作的时代背景16-21
  • 一、农业生产的需要17-18
  • 二、农业信仰的传承与发展18-19
  • 三、官方对祈雨活动的重视19-21
  • 第二章 宋代祈雨诗的内容21-37
  • 第一节 祈雨事件的真实记录21-27
  • 一、旱灾及后果的记录21-23
  • 二、祈雨有应之喜23-25
  • 三、祈雨未应之悲25-27
  • 第二节 祈雨仪式的精彩呈现27-32
  • 一、祈雨对象——传承与发展并举27-30
  • 二、祈雨过程——官方与民间融合30-31
  • 三、祈雨方法——旧礼与新规共存31-32
  • 第三节 祈雨主体的情感与行动的客观展示32-37
  • 一、忧民——丹心一片只为民32-34
  • 二、愧民——干旱不雨愧苍生34
  • 三、爱民——精诚祈雨不畏难34-37
  • 第三章 宋代祈雨诗的艺术特点与价值37-44
  • 第一节 拟人、夸张等艺术技巧的运用37-39
  • 第二节 庄重严肃与清新明快的风格39-41
  • 第三节 诸体兼备的体裁类型41-42
  • 第四节 宋代祈雨诗的价值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后记48-49
  • 个人简历49-50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苑利;华北地区女性祈雨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2 王翠;;中国古代祈雨活动初探——以宋代官方祈雨主体为中心[J];贺州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向柏松;中国水崇拜祈雨求丰年意义的演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杜志勇;;子产说祈雨[J];地球;1991年03期

5 廖立;祈雨和唱戏[J];中州今古;2000年06期

6 苑利;华北地区祈雨活动中取水仪式研究[J];民族艺术;2001年02期

7 苑利;华北地区祈雨活动中旱魃与斩旱魃仪式[J];思想战线;2001年03期

8 林涓;祈雨习俗及其地域差异——以传统社会后期的江南地区为中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01期

9 苏新留;民国时期河南灾民祈雨述略[J];中州今古;2003年Z1期

10 董传岭;近代山东地区的祈雨活动[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水口干记;;北宋的佛教祈雨礼法——以日本僧人成寻的祈雨为线索[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2 颜立水;;从“祈雨”看古代官员的“敬天”思想[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琦;死灰为何总是复燃?[N];中国环境报;2013年

2 张胡山;求雨[N];闽南日报;2005年

3 关山远;“千年极寒”与领导祈雨[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文;古代山东地区的祈雨风俗考述[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海银;明清陕西祈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倩如;宋代祈雨诗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楠;清代山西祈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焦宁;清及民国时期华北地区祈雨仪式[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玉霞;宋代祈雨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周玉琳;祈雨习俗与唐五代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果;诱捕众神:朱熹祈雨的思想与实践[D];四川大学;2006年

9 张东锋;北宋祈谢雨文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10 郑凤;从乞雨看中日两国民间信仰意识的异同[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515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15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c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