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亮程散文中的孤独体验
本文关键词:论刘亮程散文中的孤独体验
【摘要】:刘亮程的散文中有一个并非全部"人化"的孤独者谱系,他们是作者与世界的纠葛关系中体验最为真切、自然和随性的那类孤独感受的具化形象。孤独者最终体验的向度是死亡。在作者的心目中,不仅生者的灵魂是孤独的,甚至连死者的灵魂也是孤独的。对自然生存的思索,契合着刘亮程心灵中关于反抗孤独的主题。刘亮程散文以"注定孤独"的理路和"反抗孤独"的意识凸显了其独特的生命体验。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刘亮程散文 孤独体验 反抗孤独
【基金】: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粤教高函〔2014〕97号) 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粤教高函〔2015〕72号)
【分类号】:I207.67
【正文快照】: 刘亮程的散文中充满了“历史中间物”意识。作为一个生活在新疆的“文学行者”,他似乎总是从充满新奇、孤寂感的“行走”起始,又以沉浸在自己长梦里的“过客”[1]81式的空灵感为终结。随后,“游魂”一样的“我”游走在黄沙梁边上的细节描写不断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个意象和散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民;刘亮程的村庄——谈刘亮程的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1期
2 陈协,刘亮程;以天地自然之心体察万物——刘亮程散文《狗这一辈子》赏析[J];名作欣赏;2003年09期
3 任孝珍;命运的关注——试评刘亮程散文[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4 李晓华;原始思维·诗意地栖居·现代焦虑——刘亮程心态散文浅析[J];当代文坛;2004年03期
5 晓华,汪政;刘亮程散文评点二则[J];名作欣赏;2004年09期
6 陈协;刘亮程的意义——以《城市牛哞》为例的解读[J];名作欣赏;2004年09期
7 李晓华;安放灵魂的家园——浅释刘亮程散文的美学意义[J];当代文坛;2004年06期
8 王立宪;刘亮程散文的意义[J];写作;2005年07期
9 王卫星;走近《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散文创作解读[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沈艺虹;;寻找精神的家园——试论刘亮程的乡土散文[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刘亮程的村庄[N];吉林日报;2001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刘亮程:我也是打工作家[N];深圳商报;2010年
3 舒晋瑜;刘亮程:新疆!新疆![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张滢莹;刘亮程:作家的心灵应该更慢[N];文学报;2013年
5 刘永新;我愿意守着自己的乡村老去[N];深圳特区报;2008年
6 张立国;乡村哲学的神话[N];北京日报;2001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杨青;土地里“长”出的作家[N];深圳商报;2012年
8 鹿丁联;从浮躁喧哗中寻得超然宁静[N];西安日报;2002年
9 邱华栋;《凿空》里的现实、想象和隐喻[N];文艺报;2010年
10 安然;一部有着诸多寓意的小说[N];文艺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丹娜;精神生态视野中的刘亮程散文创作[D];河南大学;2010年
2 时立敏;论刘亮程文学创作的哲学意蕴[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王一存;刘亮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爱梅;乡村行吟者刘亮程[D];新疆大学;2008年
5 刘洁;刘亮程散文简论[D];河南大学;2014年
6 李曼霓;道家文化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刘亮程创作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7 毛刚妮;论刘亮程的散文[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雅娟;论刘亮程散文中的乡村意象[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9 尹倩;刘亮程散文语言风格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10 姬霄祥;刘亮程散文审美建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18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1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