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终极价值之思—史铁生与北村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10:37

  本文关键词:终极价值之思—史铁生与北村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终极价值关怀 史铁生 北村 写作


【摘要】:“比较”研究主要包含两种途径:对比和类比。对比强调不同之处的探讨,而类比则注重相同特点的归纳。通过对比可以使两个事物的独特之处得到彰显,类比则能够使我们加深对比较之物的共通规律和模式的认识。本文将立足于当代两位作家史铁生和北村的“神性写作”共通特点,着重对两位作家的终极价值共同追求和不同书写进行对比研究。史铁生和北村都是当代较有名气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都关注人的生存困境,注重人的终极关怀问题。在他们为数不多(相对于其他当代高产作家)的作品中,都有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对人类终极价值关怀的主题。本文就是利用这一主题作为切入点,来考察两位作家在各自的人生思考和创作中,对这一主题的表达的共通点和不同之处,以此也试图对当代文学的终极关怀精神做一管窥。基于这一思考,本文的探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当代学者们对史铁生和北村创作的研究的成果以及二者的对比研究情况,并综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除此以外,绪论部分还对“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等术语做了一些界定和区分,以便于后文的分析。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为四章:第一章从作家的外部生存背景方面来考察史铁生和北村走向终极价值叩问的因缘,抓住“肉身”这个关键词,分析史铁生和北村崇尚终极价值关怀的根源。第二章,从史铁生和北村具体的思想历程入手,分析二者如何经由对死亡的思考和洞察获得了生存的启示,从而获得终极价值的启发。论述对死亡的思考和认识促使二人走向对终极价值的答案的寻获。第三章具体分析了史铁生和北村所信靠的不同的终极价值答案,从二者的创作来考察他们对终极价值答案的相同的叙述模式和不同的表达。第四章则是分析史铁生和北村基于不同的价值选择,二者在创作中呈现的共同追求——良知写作,以及创作中呈现出的不同的面貌。肯定两位作家在当代文坛的创作价值,并分析二者的不足之处,稍带提出建设意见。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主要对史铁生和北村的创作进行总结评价,以及对新时期类似史铁生和北村的作家们的创作展望。
【关键词】:终极价值关怀 史铁生 北村 写作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第一节 北村与史铁生的比较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7-8
  • 第二节 研究综述8-11
  • 第三节 “终极关怀”与“终极价值”的界定11-12
  • 第一章 不同的肉身经历,同样的灵魂诉求:终极思考的因缘12-23
  • 第一节 史铁生迫于受难的肉身,获得超越性思考12-17
  • 第二节 北村抛开沉重的肉身,向往精神的超越17-23
  • 第二章 “向死而生”与“我死了为什么我还活着”:死的体悟开启终极价值之思23-32
  • 第一节 死是一个结束,也是生的开始23-27
  • 第二节 死作为唯一的真相,引起对生的思考27-32
  • 第三章 “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与“活着是为神”:终极价值答案的给出与证明32-52
  • 第一节 生存困境:史铁生和北村笔下的世界和人33-42
  • 第二节 救赎之路:“过程论”与“为神而活”42-52
  • 第四章 “写作之为心魂”与“写作之为神”:终极视域下史铁生和北村的写作观52-61
  • 第一节 史铁生为心魂的写作52-55
  • 第二节 北村为神的写作55-61
  • 结语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湘;演绎生命和死亡的哲理──读史铁生的作品[J];云梦学刊;2000年02期

2 韩元;漫漫朝圣路:史铁生的宗教和哲学[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蔡旭东;奢读史铁生[J];中国石化;2000年12期

4 赵毅衡;神性的证明:面对史铁生[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2期

5 李松;熔铸绝境的壮美——论史铁生的生存美学[J];当代文坛;2002年02期

6 周国平;《病隙碎笔》(史铁生著)[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7 马云;史铁生散文:生命的留言[J];当代文坛;2003年03期

8 邢孔辉;史铁生的写作观[J];当代文坛;2004年06期

9 戴国庆;残疾及其拯救——论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张小平;;无法释怀的爱——解析史铁生作品中“爱”的主题[J];兰州学刊;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解玺璋;;史铁生新作探索自我的旅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2 齐宏伟;;苦难·爱愿·信仰——史铁生与基督教[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版撰稿 苏娅;史铁生:爱是人类惟一的救赎[N];华夏时报;2005年

2 赵畅;未见史铁生[N];学习时报;2006年

3 张新颖;史铁生:以心为底[N];人民日报;2011年

4 解玺璋;轮椅哲人史铁生[N];北京日报;2011年

5 付艳霞;史铁生的人生告别会[N];经济观察报;2011年

6 周南焱;媒体评史铁生:谈生是奢侈 谈死是矫情[N];潍坊日报;2011年

7 邹大立;我眼中的史铁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柳袁照;史铁生经久不息的回响[N];苏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坤宁 李婧璇;史铁生:用灵魂和生命写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10 焦国标;史铁生的“对话练习”[N];北京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路黎;史铁生哲思文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观毅;朝圣者之路——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D];山东大学;2009年

2 江鑫;论史铁生的写作观[D];河南大学;2011年

3 彭早霞;论史铁生小说的哲学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宏婕;围困中的仰望—史铁生论[D];西北大学;2012年

5 余威;论史铁生作品中的主体困境与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少程;论史铁生小说中的苦难叙述[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伟丽;“残疾文学”的中国范本—残疾与作家史铁生[D];山东大学;2015年

8 张丽芝;生存危机和信仰崛起后的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孙婷婷;终极价值之思—史铁生与北村的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10 卢杰;生之意蕴——解读史铁生作品命运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36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36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