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燧散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3:10
本文关键词:姚燧散文研究
【摘要】:姚燧是元初的文章大家,现存《牧庵集》三十六卷,其中散文三十二卷,共计二百九十八篇。笔者对姚燧散文进行仔细梳理和分类,将其中最能代表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文章归纳为序体文、记体文和碑传文三类。本文从这三类文体入手,以姚燧众多的散文作品为分析对象,注重联系元代散文发展史中的传承与走向,结合作者生平思想和社会思潮,力图对姚燧散文创作做整体性的研究。姚燧的序体文包括序跋与赠序,这类文章或阐述文论思想,或抒发亲友情谊,或叙写人情世态,在主题与内容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姚燧的记体文主要彰显出两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善于运用白描手法精准地描摹客观景象,笔墨精简而又风神尽显。二是侧重传达人文精神,既有立足儒家正统,不为佛氏美言者;也有揭露社会弊端,关注吏治民生者;还有抒写一己情怀,显露幽微心迹者。姚燧的碑传文包括碑志、传与行状。姚燧秉承实录与批判精神,抱着“俾来者有究”的撰著目的,在碑传中既体现出对先朝历史的补充,也表现出对元代社会的关注。因此,他的碑传文为后世提供了金、元时期大量真实而有价值的史料,具有史学特征和价值。姚燧主张文道并重,散文创作秉承唐宋古文传统,追求气脉贯通,形成纵横开阖、雄深雅健的文风。其显著特征表现为善于议论。就序体文而言,叙议结合,无论是先叙后议,还是横空起议,再转入叙述,都能将所叙之事,所议之理,彰显无遗;就记体文而言,则借题发挥,议论迭出;即便是碑传文,也常常惟文意所至,发为议论,乃至学者批评说“以纵横之气入碑版文字”。其次,姚燧的碑传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成就突出。他善于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以事写人,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以传奇笔法写人,增加奇异色彩;以细节写人,细微传神,丰润生动,很好地再现了金元之际各类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再者,姚燧散文用语简洁。无论描摹客观景象,还是表达主观思想;亦或诗文评论、人物品评,都用语不多而情致尽显,可谓语简意深,文情蕴藉。姚燧以学问为文章之资,底蕴深厚,行文时“才驱气驾”,风格雄深雅健,是元初诸家中成就较为突出的一位;并且他以鲜明的文学主张和丰富的散文创作,对宋末以来空疏、平弱文风向元代中期平易正大文风的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堪称元初之文宗。
【关键词】:姚燧散文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绪言7-10
- 第一章 姚燧序体文研究10-25
- 第一节 文论思想的阐述10-17
- 一、“文章以道轻重,道以文章轻重”——文道结合的文论观11-13
- 二、“恃气以生”与“气粹以正”——以气论文的文气观13-16
- 三、“一以经史为师”的尚古倾向16-17
- 第二节 赠人以言的抒写17-21
- 一、叙知己情谊,诚为可感18-19
- 二、写世态人情,殷切劝勉19-21
- 第三节 姚燧序体文的艺术特色21-25
- 一、叙议结合,事理俱彰21-23
- 二、语简意深,文情蕴藉23-25
- 第二章 姚燧记体文研究25-39
- 第一节 客观景象的描摹26-28
- 第二节 主观思想的表达28-35
- 一、立足儒家正统,不为佛氏美言28-32
- 二、揭露社会弊端,关注吏治民生32-34
- 三、抒写一己情怀,显露幽微心迹34-35
- 第三节 姚燧记体文的写作特征35-39
- 一、借题发挥,笔长思深35-36
- 二、议论迭出,手法多样36-39
- 第三章 姚燧碑传文研究39-55
- 第一节 姚燧碑传文的写人艺术40-46
- 一、以事写人:事例典型,性格鲜明41-42
- 二、传奇记人:神奇灵异,色彩奇幻42-45
- 三、细节描人:细微传神,丰润生动45-46
- 第二节 姚燧碑传文的史学特征46-55
- 一、实录与批判:姚燧碑传文的精神特质47-49
- 二、俾来者有究:姚燧碑传文史学本质的生成原因49-51
- 三、裨补史阙:姚燧碑传文的史学价值51-55
- 余论55-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勋;;姚燧籍贯家世考[J];文献;1998年04期
2 俞樟华;郭亚磊;;略论姚燧墓志铭的史传文学价值[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张艳;;走近文章大家姚燧[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10期
4 查洪德;;姚燧文章特色论[J];文学与文化;2011年03期
5 杨新勋;姚燧的文学思想[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查洪德;;以传奇为传记:姚燧散文读札[J];文学遗产;2011年01期
7 查洪德;;一部书、一个文章家和一个时代——《姚燧集》及其作者与时代[J];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11期
8 管仲连;;回首过去 踏足未来[J];中国林业产业;2012年03期
9 叶爱欣;姚燧的散文理论和创作及对元代文风的影响[J];殷都学刊;2003年02期
10 张秋景;;姚燧散曲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发喜;姚燧诗歌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张华清;姚燧散文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3 王莹;姚燧年谱[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0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60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