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宋理学“观物”与理学诗类型化主题及程式化表达
发布时间:2017-07-19 08:33
本文关键词:论两宋理学“观物”与理学诗类型化主题及程式化表达
【摘要】:"观物"是邵雍用来构建其理学体系的术语,得到了他之后两宋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因"观物"具有体悟性、识察性与实践性等特质,而具备了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超越性等品格,因此,也就内在地决定了"观物"与理学家诗歌创作具有紧密联系。当理学诗人所"观"之"物"为客观实在的景物时,其诗歌因为"观物"之特质而呈现出审美性、情感性等特征;而当他们所"观"之"物"为各种事件、虚拟之哲理或者性理命题时,诗歌便呈现出哲理性、超越性等特征。由此,理学诗表现为类型化的主题与程式化的表达方式。理学诗的这一特质,说明了其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品格。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理学 观物 理学诗 类型化 程式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两宋理学诗研究》(项目号13BZW065) 北京市社科基金研究基地一般项目《宋明理学诗诗性品格及其国际化问题研究》(项目号14JDWYB014) “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从理学核心范畴入手,考察其对创作主体的认知与实践作用,探讨这些范畴与诗歌创作的关联,是推进理学诗、理学诗派乃至宋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途径。其中,“观物”作为兼备存养目的与方法的核心理学范畴,表现出“体贴”“格物”“识察”等理学范畴所具有的兼目的与方法、认知与实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光辉;理学成熟期之理学诗─—试论陆九渊与朱熹的诗[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561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6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