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论为表,以叙为里——论说文与明清小说的框架设置
本文关键词:以论为表,以叙为里——论说文与明清小说的框架设置
【摘要】:在某些方面,论说文对明清小说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史传文。明清小说框架布局的设置就明显受到论说文结构法的深刻影响,如小说中常见的纲领法、立局法、总起总收、起承转合、大开大合、收结法等都来自论说文,这是明清文坛文章至上的浓厚风气影响小说创作的结果,也是宋明以来文章取士的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一种文化现象。论说文结构法的运用对通俗小说的形态样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突破了通俗小说的直线型结构模式,增强了小说文本构架的空间感和整体感,并增加了通俗小说的表意功能,塑造了明清小说以论为表,以叙为里的叙议并举的民族特色,更强化了通俗小说书面文学的特点,使小说与说书拉开了距离。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论说文 明清小说 结构法 叙议并举
【分类号】:I207.41
【正文快照】: 小说属于叙事性文类,从惯常的逻辑推想,人们一般会认为史传文对明清小说的影响远远大于论说文。然而,从某些角度而言,论说文对明清小说的影响丝毫不亚于史传文,如在结构设置方面,论说文的结构法在明清小说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可以说,明清小说的结构法不仅受到史传文结构法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纪德君;;中国古代“说书体”小说文体特征新探[J];文艺研究;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葳;;以论为表,以叙为里——论说文与明清小说的框架设置[J];阴山学刊;2016年06期
2 陈利娟;;留文考论[J];学术研究;2016年09期
3 张永葳;;论明清“文章体”小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魏玉莲;;《六月霜》传奇与小说的比较[J];情感读本;2014年26期
5 纪德君;;试论媒介嬗递与古代小说文体的演进[J];学术研究;2014年06期
6 张永葳;;文章化与清代“文章体”小说的形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张永葳;;“文章体”小说与文章化小说美学风格的崛起[J];兰州学刊;2013年10期
8 张永葳;;“文章小说观”与通俗小说雅俗之变的开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闵永军;;小说因果报应模式对叙事及人物塑造的影响[J];文艺评论;2012年12期
10 魏玉莲;;《六月霜》传奇与小说的比较[J];大舞台;2012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尔纲;;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看《水浒传》著者和原本问题[J];学术月刊;198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超;罗钊;;论明清小说的劝教艺术[J];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02期
2 欧阳珍;;关于明清小说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3 马婷;;明清小说读者研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代表大会暨明清小说学术研讨会简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姚晓黎;;《明清小说宝物崇拜研究》简评[J];太原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万晴川;;探骊得珠 琳琅满目——评刘卫英博士《明清小说宝物崇拜研究》[J];学术交流;2009年03期
7 胡胜;;别开生面的解读——刘卫英《明清小说宝物崇拜研究》评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田静;;评析明清小说中女性的现实复仇[J];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赵红梅;程志兵;;明清小说中的一种“农民”[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1期
10 王玉超;刘明坤;;论明清小说作者与科举的关系[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晓冬;;明清小说中的私塾教师[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仓显;;东方盐文化与明清小说[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3 莫其康;陈麟德;;明清小说与江苏兴化[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向峰;;明清小说序跋中的美学思想[A];东方丛刊(1995年第4辑 总第十四辑)[C];1995年
5 陈敏;;明清小说词语札记三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莫其康;;兴化:明清小说的重要基地[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7 赵臻;;真理的双重指归——从明清小说中的佛道人物看其内蕴与本质[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8 陈建华;;《革命与形式》修订版后记[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敬之;明清小说分析新视角[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南京审计学院 韩希明;明清小说中宗族兴衰的制度文化因素剖析[N];光明日报;2009年
3 刘天振;民间类书与明清小说[N];光明日报;2006年
4 宋益乔 苗菁;明清小说与运河[N];光明日报;2009年
5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葛永海 赵璐珊;谶验叙述:明清小说的一种重要结构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郑飞;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郑秋;看明清小说中的“德治”[N];中国审计报;2003年
8 朱一玄;对明清小说的文化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王平;明清小说与“德治”[N];光明日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郑文丰;六部经典明清小说勾勒明清文化[N];贵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海义;科举文化与明清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陈心浩;明清小说评点范畴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金秀s,
本文编号:571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7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