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国际化战略及路径
本文关键词:再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国际化战略及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理论批评 国际化 对话 后理论时代 世界文论
【摘要】:促使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跻身国际主流已经提到了文学理论工作者的议事日程上,而且这方面已有人开了先河。《诺顿理论批评文选》(第2版)于2010年首次收入李泽厚的论文《美学四讲》,从而实现了英语文学理论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认可和接纳。另一方面,这也预示着曾长期为欧美理论家所把持的国际文学和文化理论界也开始关注来自非西方的声音了。但并非每一位中国当代文论家都会像李泽厚那样幸运地被国际权威的文论选收入其中,因此,中国的文学理论家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被别人"发现",而应该更为积极主动地去与居于国际文学理论前沿的欧美文论家进行交流和对话,从而挣得一些基本的话语权。在这方面,张江近年来开始的与美国理论家米勒的对话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关键词】: 文学理论批评 国际化 对话 后理论时代 世界文论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下,不仅中国经济受益于全球化,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也受益于全球化,这一点完全可以从中国文化和文学近几年来在全球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见出端倪。可以说,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跻身国际主流也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上,而且这方面已经有人开了先河。2010年英语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宁;;中国文化走出去:外语学科大有作为[J];中国外语;2013年02期
2 J.希利斯·米勒;王敬慧;;“解构性阅读”与“修辞性阅读”——致张江[J];文艺研究;201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骑;夏天;;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规划研究:问题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6期
2 雷卿;黄先群;艾斌;;创新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实现外语教师教学、科研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第八届中国外语中青年学者科研方法研讨会暨科研写作高级研修班综述[J];中国外语;2014年01期
3 莫爱屏;满德亮;蒋清凤;;翻译学博士研究生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外语;2014年04期
4 王宁;;如何有效地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建构中国话语?——读施旭的英文专著《中国话语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松;文化话语视域中的遗产建构与重构[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志环;从操纵论评葛浩文英译《红高粱家族》[D];外交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贵珍;;如何有效地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世界——王宁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3年01期
2 王宁;;外语人才应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作出贡献[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3 王宁;;中国文论如何有效地走向世界?[J];学习与探索;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陈菁霞;[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先霈;“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建构”述略[J];文艺研究;2004年02期
2 计红芳;;相容、温和与传统——澳门的文学理论批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04期
3 吕明;;踏雷而行唯严谨——评伍世昭《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价值取向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J];江淮论坛;1983年01期
5 姚鹤鸣;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略述[J];当代文坛;1997年06期
6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面对三种传统[J];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5期
7 汤学智;90年代文学理论批评走向考察[J];文艺评论;2000年03期
8 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逻辑进程(上)[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黄曼君;跨越与整合──中国“两岸四地”文学理论批评的总体观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丁晓原;台湾报导文学理论批评的形态与策略[J];文艺评论;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鹤鸣;;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略述[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古远清;;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大事纪(1977)[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3 古远清;;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大事纪(1982)[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4 古远清;;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大事记(1980)[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旭东;重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N];文艺报;2005年
2 周新民;转型时期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综论[N];湖北日报;2011年
3 ;《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N];中国艺术报;2002年
4 思青;文学理论批评文选《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文学》出版[N];文艺报;2002年
5 谭旭东;呼唤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化建构力[N];太原日报;2009年
6 张炯;不断进取中的文学理论批评[N];文艺报;2002年
7 周新民;传统文论的创造性转化[N];湖北日报;2012年
8 文周;《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出版[N];文艺报;2002年
9 ;创新与开放: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当务之急[N];文艺报;2006年
10 陈永志;在“真诚、善意、锐利”之后加上“建设”[N];文学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爱华;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审美感悟价值取向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夏文峰;孙犁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浅论[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72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7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