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张华年谱汇考

发布时间:2017-08-03 14:26

  本文关键词:张华年谱汇考


  更多相关文章: 张华 文人群体 年谱汇考 仕历 诗文系年


【摘要】: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是西晋时期文坛领袖。年谱汇考在广泛搜集与谱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力图达到以下两个层面的研究:一、对谱主的生平、仕历和文学系年作详尽的考释,本谱为汇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敢掠美,对谱主之事加以论述和补正。而未能解决之事,以待来哲,均标明于谱中。二、在前面的基础上,以期能够作为相关研究的基础性资料作用。年谱汇考分为四个部分:一、前言。张华为庶族,通过刘放和卢钦在其仕历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来分析张华的仕历。从博闻多识、政治和文学等方面全面看待张华在西晋文坛的地位。张华以“清丽”诗风,清绮流靡的诗学观念,“先情后辞”的文学理论,成为汉魏诗歌走向西晋诗歌的关键人物。他的文学主张影响了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这一诗歌重要理论的提出。他“性好人物”和“知人”,喜欢提携后进,在他的周围团结起了一大批文士,这些文士在当时形成了一个以张华为中心潜在的文人群体。二、凡例:本谱的编排体例和原则。三、本谱正文:按年编排谱主生平、仕历和文学系年。四、附录:张华周围文士诗文存世表。
【关键词】:张华 文人群体 年谱汇考 仕历 诗文系年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附件3-4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20
  • 一、本文题目之选定及相关问题解释7-9
  • (一)本文题目之选定7
  • (二)相关问题的一些解释7-9
  • 二、张华及其相关研究综述9-18
  • (一)研究现状9-18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8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18-20
  • 前言20-62
  • 一、张华的家世20-26
  • (一)张华的父族20-24
  • (二)张华的母族24
  • (三)张华的占籍24-26
  • 二、作为西晋文坛领袖的张华26-36
  • (一)博闻多识27-29
  • (二)固定的形象——从中古墓志出发29
  • (三)作为士人领袖——政治地位重估29-32
  • (四)作为文学领袖32-34
  • (五)作为文学活动的组织者:“性好人物”与“雅有知人之鉴”34-36
  • 小结36
  • 三、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群体36-62
  • (一)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群体存在可能性37-43
  • (二)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群体存在时间43-45
  • (三)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群体成员概观45-52
  • (四)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群体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52-55
  • (五)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群体的特征55-59
  • 小结59
  • (六)以张华为中心的文人群体存在意义59-62
  • 凡例62-64
  • 张华年谱汇考64-156
  • 参考文献156-160
  • 附录:张华周围文士诗文存世表160-1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168-169
  • 后记169-1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柱;西晋前期的党争与武帝的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5期

2 王媛;;《博物志》的成书、体例与流传[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04期

3 姜剑云;论张华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胡大雷;中古诗坛三领袖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李剑清;;西晋赠答诗的文学氛围与“情赠兴答”的创作心理[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6 徐冲;;“禅让”与“起元”:魏晋南北朝的王朝更替与国史书写[J];历史研究;2010年03期

7 李德平;六朝文人的群体自觉与文学社团[J];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8 王琳;倡导文学 功不可没——张华散论之一[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9 陈长义;晋世群才未可轻——西晋诗风辨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01期

10 曹旭;论西晋诗人张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2 宋展云;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萍;张华文学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淑丽;张华与太康诗风演化之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3 胡晓杰;张华与西晋诗风之变[D];河南大学;2008年

4 曹赛男;张华诗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杜昊;张华及其作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赵妍;张华论稿[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韩丽敏;论张华诗歌创作与晋初诗风演变[D];扬州大学;2010年

8 魏建军;张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猛;魏晋南朝著作郎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4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14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