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研究
本文关键词:海岩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研究
【摘要】: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文学与影视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后搬上荧幕。海岩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当代作家和编剧之一,因其文学作品的可读性强与改编成影视剧后总能获得高收视率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其中所包含的原因值得我们深究与探讨。但目前国内对海岩作品被改编的过程研究还为数不多,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对海岩的小说或是“海岩剧”的单向研究,将二者结合起来做对比则能更好更直接的发现文学作品在被改编的过程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与瑕疵。本文以海岩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为主题,在介绍海岩取得成功背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海岩作品在文学界和影视界都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并分析了文学文本被改编为影视剧时所采用的商业运作方法。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与改编后的影视剧作品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著作提出了解决文学改编问题的方法,以期能为我国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现象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关键词】:海岩 文学作品 影视改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J90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绪论9-12
- 第一章 海岩文学作品及“海岩剧”的文化现象12-21
- 第一节 海岩文学作品及“海岩剧”12-15
- 第二节 海岩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15-17
- 第三节 海岩文学作品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特征17-21
- 第二章 海岩文学作品的影视性因素21-29
- 第一节 故事性与情感矛盾冲突21-23
- 第二节 人物性格与流行元素23-25
- 第三节 人性反思与道德向往25-29
- 第三章 海岩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商业途径29-39
- 第一节 海岩文学作品的类型化改编29-33
- 第二节 融入图像消费元素,注重产品后期开发33-36
- 第三节“海岩剧”商业运作方式的启示36-39
- 第四章 海岩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问题与解决39-46
- 第一节 海岩作品改编中存在的问题39-41
- 第二节 海岩作品影视改编问题的解决41-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丹;在荧屏上与海岩相遇[J];广东艺术;2003年05期
2 闫文健;黑白海岩[J];IT经理世界;2003年21期
3 ;海岩:不时尚的事情和时尚的结果[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4年05期
4 张洁;海岩:最有说服力的是时间[J];人民论坛;2004年12期
5 贾海红;总有一种真情让你感动——访海岩[J];人民教育;2005年02期
6 朱伟峰;;海岩小说走红原因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02期
7 刘兴维;;青春像花儿一样绽放——论海岩小说的青春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8 陈军;;高扬的理想之光——海岩小说思想浅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9 莫林虎;;类型融合的价值——以海岩小说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阿波;竹影;;热潮背后,一个鲜为人知的海岩[J];新闻天地;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海岩;郑义顺;;海岩:说真话需要智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1)[C];2012年
2 孙静波;;论海岩影视剧的艺术特点[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玺璋;海岩的意义[N];北京日报;2004年
2 杨鸥;穿便衣的海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海岩:“炮制”明星的作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韩英杰 见习记者 向军;海岩:当红作家的经商之道[N];财经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尹欣 吕林荫;海岩:“选秀”泛滥,商业边缘了文化[N];解放日报;2007年
6 张志峰;海岩:品味时尚的商务生活[N];经理日报;2007年
7 陈瑶;“五星大饭店”里外的海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任鸽;变幻海岩:穿过军旅、文坛与商场[N];中国企业报;2011年
9 商报记者 郑洁;揭秘海岩作品100%被投拍的神话[N];北京商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丽君;王海岩:移动互联时代的摄影商机[N];中国摄影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亚灵;海岩作品的叙事模式及其商业属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敏;海岩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安晓燕;海岩剧探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郑宁;海岩创作的大众化倾向[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孟琦;海岩小说人物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 赵寅廷;落寞后的反思[D];山西大学;2012年
7 贾慧雯;海岩文学作品的影视剧改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鲍晓;论海岩小说中的悲剧类型[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阮航;论海岩创作的消费主义倾向及特征[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黄学呈;海岩创作中的公民意识[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15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1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