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形象:从文学到影视的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20:31
本文关键词:武松形象:从文学到影视的演变研究
【摘要】:水浒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最引人注目的故事之一。武松,作为水浒故事中一个关键性人物,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颇受青睐。金圣叹道,“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 武松的形象在南宋话本中就出现了。《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将武松描述为“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而后有《大宋宣和遗事》对水浒故事的描述,这部书被鲁迅先生称为“《水浒》之先声”,书中提到了“行者武松”的名号。在元代有大批的“水浒戏”出现,其中涉及武松故事的有三种。在民间艺人口口相传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部优秀的英雄传奇《水浒传》,其中有对武松的详细描述。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不断被运用到生活中,特别是以光电技术为支撑的影视技术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传统的文学艺术与新兴的影视艺术相互碰撞,因此,不断有文学名著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其中,武松故事多被改编有其天然的优点,因其独立的情节,适于为单个人物编写独立的英雄传奇;而且,,武松惯有的扶弱除强、以暴制暴的性格特征,英雄传奇中特有的侠义、忠烈等人物性格,更是让观众时刻感受到快意恩仇。所以,通过横向移植式、情节加减式、形象再造式等方法,以武松为代表的水浒故事不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从1927年至今,据搜集到的资料,一共有25部关于武松的影视作品。 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不同的影视作品对武松形象的塑造方法有所不同,武松这一形象逐渐由模式化转变为万花筒。根据不同时期的变化,武松的影视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武松形象单一,刻画简单;第二阶段中的武松形象大多“忠实原著”,真实再现了原著描述,武松以勇者无畏的形象示人;第三阶段武松的形象逐渐多样化,昔日武松是忠勇的化身,经过多次改变武松更富于时代气息,编者把更加人性化的精神加注到了武松的身上。 伴随改编作品与日俱增,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明晰,被改编的影视作品良莠不齐。如何评价改编作品的成功与否,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面对过分商业化的影视市场,暴力、色情充斥其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部分改编的影视作品不仅脱离了原著的精神,而且改编后的作品对原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优秀的改编影视作品则往往是兼具内涵与形式、文化与精神。
【关键词】:武松 水浒 改编 影视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12;J90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4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研究综述11-14
- 2 武松形象概论14-22
- 2.1 武松形象的历史沿革14-15
- 2.2 《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15-19
- 2.2.1 武松的勇猛15-17
- 2.2.2 武松的“忠义”17-19
- 2.3 《金瓶梅》中的莽汉武松形象19-21
- 2.4 小结21-22
- 3 武松形象的影视改编22-32
- 3.1 影响改编的因素22-23
- 3.2 改编的基本原则23-24
- 3.3 改编的基本方法24-31
- 3.3.1 横向移植式25-26
- 3.3.2 情节加减式26-28
- 3.3.3 取材再造式28-31
- 3.4 小结31-32
- 4 从单一到复杂——武松影视形象的不断演变32-48
- 4.1 含有武松形象的影视剧梳理33-35
- 4.2 武松影视形象的演变(2000 年之前)35-41
- 4.2.1 第一阶段中武松的影视形象(1927——1982)36-37
- 4.2.2 第二阶段中武松的影视形象(1983——2000)37-41
- 4.3 第三阶段中武松的影视形象(2000——)41-46
- 4.3.1 2011 年版《水浒传》中的影视形象41-43
- 4.3.2 2013 版《武松》中的人性化的回归43-46
- 4.4 小结46-48
- 5 武松影视剧多次改编的原因及影响48-58
- 5.1 改编的原因48-51
- 5.1.1 国人的英雄情结48-49
- 5.1.2 商业利益的驱动49-50
- 5.1.3 名著的民族文化认同50-51
- 5.2 改编的影响51-58
- 5.2.1 名著改编风潮之下存在的问题51-54
- 5.2.2 名著改编的发展方向54-58
- 结语58-60
- 致谢60-62
- 参考文献62-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智锋;孔令顺;;电视媒体的文化责任[J];传媒;2007年10期
2 马晓虹;张树武;;论四大名著影视改编与传播的当代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孙燕;赵鹤;;浅谈形象设计对影视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J];电影文学;2012年09期
4 夏衍;;杂谈改编[J];中国电影;1958年01期
5 段金虎,王新芳;论二十世纪《水浒传》的影视传播[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6 张国光;观点陈旧 失误众多——谈电视剧《水浒传》[J];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7 陈俏湄;;《水浒》中相关题材现代改编情况综述[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吴冰沁;论四大古典名著的改编与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J];理论学刊;1998年05期
9 周锡山;金批《水浒》武松论[J];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03期
10 黄兵;雷红英;;影视改编方式源流论[J];名作欣赏;2013年08期
本文编号:626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2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