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粤讴》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5 22:24

  本文关键词:《粤讴》的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粤讴 招子庸 外国读者 翻译成英文 艺术特色 民间音乐 文学史家 中国俗文学史 后省 郑振铎先生


【摘要】:正粤讴是清代中叶流传于珠江三角洲的一种民间音乐曲艺。是由招子庸等人在木鱼、南音的基础上创制的。1904年,香港总督金文泰把它翻译成英文,题名为《广州情歌》;葡萄牙人庇山曾把它译成葡文,介绍到欧美,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注意。后省港各报纷纷开辟专栏,聘定专人写作,使之风行一时。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中称他是"把民歌作为自己新型创作"的人,是"最早的大胆的从事把民歌输入文坛的工作者"。他所创作的《粤讴》是最早的粤讴专集。其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
【关键词】粤讴;招子庸;外国读者;翻译成英文;艺术特色;民间音乐;文学史家;中国俗文学史;后省;郑振铎先生;
【分类号】:I207.39
【正文快照】: 粤讴是清代中叶流传于珠江三角洲的一种民间音乐曲艺。是由招子庸等人在木鱼、南音的基础上创制的。1904年,香港总督金文泰把它翻译成英文,题名为《广州情歌》;葡萄牙人庇山曾把它译成葡文,介绍到欧美,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注意。后省港各报纷纷开辟专栏,聘定专人写作,使之风行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达兑;;《粤讴》的英译、接受和叙事[J];文化遗产;2011年03期

2 陈方;论“新粤讴”[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3 冼玉清;;粤讴与晚清政治(上)[J];岭南文史;1983年01期

4 朱水涌;曹小娟;;许地山与粤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05期

5 陈颖聪;;粤讴竹枝唱珠娘——清末民初广州娼妓生活情思管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S1期

6 谭赤子;;招子庸《粤讴》的语言特色及其意义[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胡文辉;;粤语与旧诗[J];中国文化;2011年01期

8 杨敬宇;;从粤讴的“千日”和“舍得”看曲艺作品用词的限制和消失[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9 冼玉清;;粤讴与晚清政治(下)[J];岭南文史;1984年01期

10 区文凤;;木鱼、龙舟、粤讴、南音等广东民歌被吸收入粤剧音乐的历史研究[J];南国红豆;1995年S1期



本文编号:627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27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e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