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明清文姬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07:34

  本文关键词:明清文姬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文姬戏 主题流变 人物形象特征 文化意蕴


【摘要】:文姬归汉故事自产生之初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元代以前,其主要以赋作、诗歌和画作为流传载体。自元代开始,文姬归汉故事进入戏曲创作视野。“文姬戏”是一种以文姬归汉故事为创作题材的戏曲。目前已有的关于明清文姬戏的研究,或是笼统地对明清文姬戏的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未对其进行综合性的整体研究;或是对某部明清文姬戏进行单篇的研究,无法挖掘出明清文姬戏的总体特征。所以,结合时代背景与剧作者的生平对明清文姬戏进行总体的综合性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对明清文姬戏的整体性特征、形成原因及其蕴含的文化意蕴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本论文从明清文姬戏的文本出发,梳理文姬归汉故事的源流与发展,概述明清文姬戏的主题流变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不同文姬戏剧作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其蕴含的文化意蕴。本论文由绪论、中心内容四章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缘起与意义,简单梳理本论文所探讨的五部明清文姬戏,概述以往对明清文姬戏的相关研究。第一章梳理文姬归汉故事的源流及其在明代以前的文学创作。在史传文学中,文姬归汉故事主要记载在《后汉书》与《蔡琰别传》中。明代以前,文姬归汉故事主要以诗歌和绘画的方式流传。元代,文姬归汉故事开始出现在戏曲中。第二章重点分析文姬归汉故事在明清戏曲中的主题流变。尚存的明清文姬戏有五部,按其创作时期可以分为晚明、明末清初和清代前中期三个时期。通过对比分析剧作中文姬归汉的情节,可知不同的剧作家对文姬归汉故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看法,可探析明清文姬戏的主题经历了由抒发个人情感的单一化到政治、文化、民族等主题共存的多重化的变化与发展。第三章主要探讨明清文姬戏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及其成因。在明清文姬戏中,蔡文姬与曹操是剧作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其个性鲜明、形象饱满。本章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概括不同剧作中的蔡文姬与曹操形象的特征及其成因,并对明清文姬戏中的次要人物左贤王与董祀的形象特征进行简要的探讨。第四章着重阐述明清文姬戏蕴含的文化意蕴。本章从明清文姬戏蕴含的“离乡——思乡——归乡”的戏曲叙述结构和戏曲人物行为的选择来解读文姬归汉故事在戏曲中的文化意蕴。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简要分析文姬归汉故事在戏曲创作中长盛不哀的原因,并指出本论文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明清文姬戏 主题流变 人物形象特征 文化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3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绪论9-15
  • 第一节 关于选题9-12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2-13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13-15
  • 第一章 文姬归汉故事的源流与发展15-22
  • 第一节 文姬归汉故事的历史源流15-17
  • 一、《后汉书》的相关记载15-16
  • 二、其他史传文学记载16-17
  • 第二节 明以前文姬归汉题材的创作17-21
  • 一、魏晋南北朝,想象拓展故事17-18
  • 二、唐代,客观摹写历史18-19
  • 三、宋代,强化道德审视19-20
  • 四、元代,进入戏曲视野20-21
  • 小结21-22
  • 第二章 明清文姬戏的主题流变22-36
  • 第一节 明代杂剧,抒母子别离之情22-26
  • 一、抒不舍之情,彰贞节观念23-24
  • 二、发别离之痛,显家国情怀24-26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发遗民忧国之叹26-29
  • 一、反思明亡原因26-27
  • 二、期望国定邦安27-29
  • 第三节 清代戏曲,主题呈现多样化29-35
  • 一、抒发怀才不遇情感29-30
  • 二、宣扬儒家伦理道德30-33
  • 三、表现积善和睦愿望33-35
  • 小结35-36
  • 第三章 明清文姬戏人物形象特征探析36-50
  • 第一节 文姬形象特征及其成因36-42
  • 一、坚强隐忍——《文姬入塞》、《笳骚》的文姬36-39
  • 二、不畏权威——《中郎女》的文姬39-40
  • 三、孝顺聪慧、机智果敢——《续琵琶》的文姬40-42
  • 第二节 曹操形象特征及其成因42-47
  • 一、有情有义——《文姬入塞》、《笳骚》的曹操42-43
  • 二、爱才惜才——《中郎女》的曹操43-44
  • 三、忠君爱国——《续琵琶》的曹操44-47
  • 第三节 其他人物形象探析47-49
  • 一、懦弱的左贤王——《中郎女》47-48
  • 二、重情义的董祀——《续琵琶》48-49
  • 小结49-50
  • 第四章 明清文姬戏的文化意蕴50-55
  • 第一节 蕴含“落叶归根”的民族情怀50-52
  • 一、表现对故土的深切思念50-51
  • 二、反映文化层面的归根坚守51-52
  • 第二节 凸显“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52-54
  • 一、憧憬国泰民安的社会局面52-53
  • 二、肯定注重文治的曹操形象53-54
  • 小结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0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60-61
  • 后记61-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仁军;;文姬思乡[J];宝藏;2011年07期

2 孙焕英;中国文艺2001“文姬年”:玉帛掩盖干戈[J];四川戏剧;2002年02期

3 陈芝国;;明清文姬戏的性别解读[J];四川戏剧;2012年01期

4 贾关法;;历代《文姬妇汉图》探美[J];中华文化画报;2007年06期

5 艾子;;文姬的乡愁[J];长江文艺;2009年04期

6 文舟;风冒险;;天马传奇正传 第二章 素手砸琴[J];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09年06期

7 阿君;黄春安;;秋水·佳人——《百美图》二题[J];散文诗世界;2013年01期

8 卜元华;哀魂何处(外一章)[J];延河;2005年12期

9 air;;文姬:我的人生哲学和创作哲学是“趣味”和“真心”[J];设计;2011年09期

10 李小燕;;因为爱你[J];解放军生活;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李世强 汤耀华;杞县发现两千年前“文姬井”[N];河南日报;2009年

2 记者 田宏杰;距今近2000年的文姬井在杞县被发现[N];开封日报;2008年

3 贾关法;一代名姬蔡文姬[N];中国商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赛萍;明清文姬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38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38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b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