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初文话的转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初文话的转型研究
【摘要】:文话肇始于宋代,与诗话、词话鼎足而立,是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样式,也是研究文章之学的重要学术资源。晚清民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较为特殊的时期,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开启了民主、自由的新时代。在新旧交替中,文话也与时代对接,实现转型。研究这一时段的文话,理清晚清民初文话转型的原因,探究文话在文体形式和文章观念上的变化,归纳文话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挖掘文话转型的意义,为今后文学理论的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有益借鉴。论文分为六部分:绪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目前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论文中部分概念的界定。第一章讲述了晚清民初文化环境的新变,从社会环境和文人价值取向的变化两个层面来论述。晚清民初,政局动荡不安,科举制度废止,西学东渐,特殊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文人的命运,影响了其价值观念。第二章论述了晚清民初文话文体形式的变化,包括从文言向白话的转变和论述结构的转变两部分。白话文运动影响深远,不仅从形式上影响着文话的创作,而且从内部结构上影响了文话的存在与发展。第三章主要讲述了文章观念的变化,介绍了创作实践的新变对文章观念的影响和文话的文体分类观念。翻译文学的兴起,新式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都深刻地影响着文章观念。第四章论述的是晚清民初文话转型的特征及意义。特殊时代背景下,文话的转型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理论性和科学性。这一转型,无论是对文章学本身的发展还是对后来文学理论的不断完善,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最后为结语部分。
【关键词】:晚清民初 文话 转型 特征 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第一章 晚清民初文化环境的新变12-14
- 1.1 社会环境的变化12-13
- 1.2 文人价值取向的变化13-14
- 第二章 晚清民初文话文体形式的变化14-18
- 2.1 文话文体形式变化的影响因素14-15
- 2.1.1 新的文体形式“报章体”的引领14
- 2.1.2 白话文运动的影响14-15
- 2.2 文话文体形式新变的表现15-18
- 2.2.1 语言形式的新变——文言向白话的转变15
- 2.2.2 文话结构体制的变化15-16
- 2.2.3 论述结构的新变——文章学的论述重心的转移16
- 2.2.4 表达方式的新变16-18
- 第三章 晚清民初文话文章观念的变化18-26
- 3.1 文章观念变化的影响因素18-20
- 3.1.1 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18-19
- 3.1.2 新式传播媒介的出现19
- 3.1.3 创作主体的转型19-20
- 3.2 文章观念变化的表现20-26
- 3.2.1 文话的文体分类观20-24
- 3.2.2 确立了白话文观念——文章即说话24-25
- 3.2.3 文话功用的新变25
- 3.2.4 读者接受的新变25-26
- 第四章 晚清民初文话转型的特征及意义26-31
- 4.1 文话转型的特征26-29
- 4.1.1 文话转型带有时代的烙印26-27
- 4.1.2 具有整体性和科学性的特征27-28
- 4.1.3 借助于新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28-29
- 4.1.4 向着现代性转变29
- 4.2 文话转型的意义29-31
- 4.2.1 转型中文章观念的反省与创新29
- 4.2.2 现代化道路上西学的接纳与创新29-30
- 4.2.3 文话与现代文学理论的成功对接30-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35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贤君;;浅淡形声字的初文[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龙其林;;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的谱系梳理与历史建构——评《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1898—1917)》[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王安功;;清初文人尺牍的传播[J];南都学坛;2013年04期
4 金国泰;“箅”字初文与“田”字同形及“毕”、“禽”古同形试证[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赵光;“女”字初文阐释之我见[J];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6 殷焕先;现代汉语文字的教学[J];济南大学学报(综合版);1992年01期
7 李佳;;明末清初文人尺牍集选刊流行的原因[J];参花(下);2013年11期
8 慈波;;应激与自省:晚清民初文话发展的新路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启鲁;;书讯[三][J];近代中国;1996年00期
10 戴武军;清初文论中“情”的范畴浅析[J];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启鲁;;书讯[三][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德均 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何以为生:清末民初文人的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刊记者 木戈;工夫端在临池黑[N];中国艺术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守娟;晚清民初文话的转型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勇;,
本文编号:639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39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