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周瑜形象在《三国演义》叙事结构中的定位及其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7-08-16 15:29

  本文关键词:周瑜形象在《三国演义》叙事结构中的定位及其文化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周瑜 《三国演义》 变异 民俗文化 嫉妒


【摘要】:周瑜这个历史人物进入小说家的构思和创作中,被重新塑造后人物形象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是艺术创作的需要,"变异"后的周瑜形象相当成功:一是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中的典型人物,二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在民俗文化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是体现出传统文化中富有深刻人文意蕴的内涵。可以说,没有《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形象,历史人物周瑜也不会产生如此广泛的深远影响。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周瑜 《三国演义》 变异 民俗文化 嫉妒
【分类号】:I207.413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世厚;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0年01期

2 吴微;第十三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0年04期

3 戴承元;试论《三国演义》在“天命”和“人事”之间的两难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三国演义辞典》韩文版问世[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2期

5 沈伯俊;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朱汉彬;以“义”为先以“仁”为本——简析《三国演义》的道德观与政治观[J];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方成慧;;《三国演义》运用历史文献的方式初探(上)[J];写作;2002年15期

8 郑铁生;名符其实的《三国演义新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9 梅新林,韩伟表;《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J];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10 晓文;“自负”与“自卑”——读《三国演义》有感[J];陕西审计;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仁福;;试论《三国演义》“气”的文化意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林宪亮;;论《三国演义》之“白帝城托孤”[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喻斌;;曲直随剪裁 善恶任取舍——析《三国演义》中上庸之战的虚与实[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蓝晓光;;从《三国演义》看中国古代的竹兵器[A];中国林学会首届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单长江;;《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三国演义》之作[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显慈;;《三国》、《水浒》之修辞艺术[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文新;;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追寻《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之源[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8 曹亦冰;;考论《三国演义》关羽的“重枣脸”[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9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三[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10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小立;新版《三国演义》将开拍 高希希誓言要打造精品[N];文艺报;2008年

2 沈伯俊;《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N];解放日报;2007年

3 程兵;原创新漫画 《三国演义》魅力所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4 秋香;千淘万漉成精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商报记者 李岩;动画片《三国演义》开辟中日合作新模式[N];北京商报;2008年

6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语文》执行主编 桑哲;《三国演义》数字化助推名著研究性阅读[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尼东;《三国演义》大型系列邮票演绎的人才使用真谛[N];中国集邮报;2014年

8 ;文史对照插图本《三国演义》出版[N];文学报;2000年

9 王后法;《三国演义》的美学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李云峥;三国演义、航海信托与股市文化[N];证券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莹;《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聚宝;《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秀云;《三国演义》满文翻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旭;《三国演义》研究三题[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武志国;论《三国演义》中的军事谋略描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真一;京剧关公戏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金明淑;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郭萌萌;《三国演义》在泰国的传播及文化教学[D];兰州大学;2015年

6 于耀程;《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来源研究[D];天津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鲍远苗;《三国演义》疑问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吴岚南;《三国演义》与《平家物语》的英雄观之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李莉妹;《三国演义》在印尼的翻译与改编[D];南京大学;2014年

10 张盼盼;《三国演义》英汉文本中衔接手段的对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84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84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0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