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发布时间:2017-08-20 02:17
本文关键词:苏童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摘要】:苏童作为当代文坛知名作家,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女性形象与少年形象是苏童笔下的主流群体。本篇论文通过对少年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探究,去寻求六十年代作家记忆里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传统。苏童深切地关注少年内心的孤寂和精神的茫然,在残酷而又唯美的少年叙事中,看到少年在家族历史中的逃离与挣扎,也是作家内心世界里欲望的压抑与释放。本篇论文通过三个部分对少年形象进行分析,第一部分的研究主要以少年的欲望为核心,通过“欲望的遮蔽——欲望的表现——欲望的归属”这三个方面去探讨少年的疾病,少年的执迷和少年的死亡,从疾病中挖掘被遮蔽的恐惧,从执迷中探求补偿式的欲望,少年用死亡安放青春,揭示了作家苏童的生死观。第二部分主要以家族为主要研究背景,这部分研究是以“父与子”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少年对父辈的反抗、父辈对少年的庇护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以印证少年用尽全力逃离家族束缚的结局是认同父辈、回归家庭,这可以看出作家苏童对家族力量的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第三部分是运用叙事学理论去研究苏童小说中少年叙事的形式和意义,结合作家莫言和余华对少年形象的塑造以探讨苏童塑造少年形象的突破,苏童小说中叙事焦点的灵活转换,通过童年视角下的少年的创伤来体现时代的裂痕,可以看出作家苏童对少年成长叙事的批判性,对少年命运的关注是掌握了时代的脉息,具有一定文学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同时也是少年叙事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少年形象 欲望书写 家族叙事 叙事聚焦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2
- 第一章 在欲望中游走的少年12-21
- 第一节 少年欲望的遮蔽——疾病的隐喻12-14
- 一、疾病治疗的错位书写12-13
- 二、疾病治愈的心灵救赎13-14
- 第二节 少年欲望的表达——执着的迷恋14-16
- 第三节 少年的欲望归属——死亡的盛宴16-21
- 一、荒诞的宿命17-18
- 二、绝望的挣扎18-19
- 三、狂欢的牺牲19
- 四、死亡的凝视19-21
- 第二章 在寻“家”之路迂回的少年21-29
- 第一节 父辈权威的对抗21-23
- 第二节 家庭对少年的庇护23-26
- 第三节 回归家族的认同26-29
- 第三章 苏童少年叙事的意义29-39
- 第一节 童年视角叙事的突破29-32
- 一、童年视角下融入了空间叙事29-30
- 二、与莫言和余华笔下少年之比较30-32
- 第二节 叙事聚焦的灵活转换32-35
- 一、叙事视角的转换32-33
- 二、三种人称的交互使用33-35
- 第三节 少年形象类型探索聚焦35-39
- 结论39-41
- 注释41-43
- 参考文献43-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世明;回忆:对现实的逃逸——读苏童小说[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谢露;;沦落与救赎——论苏童小说的孤独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1年24期
3 赵井春;;论苏童小说的视域选择与人生追求[J];作家;2013年06期
4 冯爱琳;突围与陷落——论苏童小说的孤独意识[J];当代文坛;2000年01期
5 李丹;苏童小说的叙事策略[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6 李苇苇,林丽君;人文的注入与女性意识的凸现——试论苏童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J];新余高专学报;2003年04期
7 张晓倩;在寻常事中反映时代的变迁——读苏童小说《人民的鱼》[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訾媛媛;残缺与逃亡——论苏童小说的特色[J];宿州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张丛v,
本文编号:704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0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