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格调——劳马剧作刍议

发布时间:2017-08-24 00:00

  本文关键词:论格调——劳马剧作刍议


  更多相关文章: 格调 “喜剧” 风格 境界


【摘要】:格调既指风格,亦谓境界。法国作家布丰认为"风格即人";同样,在黑格尔看来,风格是艺术表现过程中呈现的"人格特点"。劳马是作家,但也是科班出生的哲学家。他对艺术的理解并不停留在风格层面,他追求哲学高度,即精神升华,具体说来是通而不俗。这是一种境界,甚至可以说是一对矛盾,在喜剧创作中很难兼容。用我国艺文家刘勰的话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喜剧极易滑入庸浅、通俗,而劳马的作品不是。他的小说堪称含泪的小品,而他的"喜剧"则让人笑并哭泣着。因此,他的"喜剧"是要加引号的,它们消解了喜剧和悲剧的界限。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外国文学会;
【关键词】格调 “喜剧” 风格 境界
【分类号】:I207.3
【正文快照】: 海涅第一次读《堂吉诃德》居然哭了,而且是嚎啕大哭、彻夜未眠。他的哭声惊扰了花园的月色和夜莺。(1)一百年后,纳博科夫在哈佛的课堂上满腔愤怒地撕烂《堂吉诃德》。(2) 于是悖论出现了。首先,明明是一部喜剧,却缘何令海涅痛哭?其次,明明是堂吉诃德精神的拥泵,纳博科夫又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光炜;;读劳马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5期

2 劳马;;劳马微型小说两题[J];福建文学;2009年09期

3 张晶晶;;劳马小说的修辞手法[J];语文学刊;2010年23期

4 程光炜;;民间节日诙谐形式的精神风格化——评劳马的三部话剧[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3期

5 季进;;笑的美学与极简风格——简论劳马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3期

6 朱厚刚;;劳马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3年06期

7 李敬泽;杨庆祥;;劳马作品研讨会纪要[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5期

8 王亚平;金高文;;傻子、哲学家,以及小说的边界——劳马小说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9 周洪成;;永远的人道光芒——由劳马其人其作引发的感悟[J];青海湖文学月刊;2007年02期

10 劳马;;劳马小说十题[J];长城;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书评人 阎晶明;劳马小说印象[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阎连科;劳马“幽锐体”的短圣追求[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周洪成;永远的人道的光芒[N];文艺报;2006年

4 黄平;螺狮壳里做道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程光炜;短篇的坚持[N];文艺报;2011年

6 刘伟 文学博士;《哎嗨哟》:一曲俗世的咏叹调[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7 记者 陈香;人大设立驻校作家制度[N];中华读书报;2010年



本文编号:728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28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2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