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9:42

  本文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论 内容梳理 个性特征


【摘要】:文学理论的研究应该包括口头部分,而不只是理论批评家形诸文字的书面部分。口头文学理论是存在的,其存在形态是散见于口头文学作品中,体现在人民群众创作或者接受的过程中,这在书面文论不够发达的少数民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广西少数民族存在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特别是歌谣的“引歌”部分,也有不少对文学的反思与见解。文章通过把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理论内容部分整理出来,梳理其论及的主要内容,可见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已比较广泛和深入的论述到文学功能论、来源论、创作论及批评鉴赏论等主要论题,得出目前处于次要或者根本不被承认的口头文学理论实际上是很有研究意义的结论。进而探讨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极少涉及文学本质论的原因是因其不同于西方逻辑思维和汉族纲目体系的诗性思维方式,分析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互文类比的表述方式和刚健清新的审美倾向,认为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一定程度上能丰富我国文学理论的内容建构,拓展我国文学理论的研究视野和模式,促进我国文学理论的多元化发展。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梳理口头文学理论研究状况和存在问题,说明本论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梳理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主要内容。根据搜集整理的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相关材料,主要从功能论、起源论、创作论三个方面梳理其主要内容,功能论里又包含文学艺术有帮益于劳动、养心、恋爱求婚手段、反抗压迫、教育族人、维系族群制度的仪式等六个方面的作用;起源论里则多是认为传说人物创造了文学艺术,同时,在关于乐器和节日起源的传说故事里也含有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的思想;创作论里主要是认为创作主体应该符合心灵美巧和勤奋好学的要求,提倡从心而出、交流互取的创作方法和新鲜真实、完整规范的作品要求。第三部分,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个性特征。从诗性特征的思维方式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对文学本质论的涉及甚少,从互文类比的表述方式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的形象性特征,最后分析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的刚健清新的审美倾向。第四部分,推导出研究结论,并对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论 内容梳理 个性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1.绪论6-10
  • 1.1 口头文学理论研究状况及其问题6-8
  • 1.2 本论题的研究意义8-9
  • 1.3 本论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9-10
  • 2.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主要内容梳理10-28
  • 2.1 功能论10-18
  • 2.1.1 唱起山歌好做活10-12
  • 2.1.2 饭养身来歌养心12-13
  • 2.1.3 恋爱结婚不用钱13-14
  • 2.1.4 唱尽人间不平事14-15
  • 2.1.5 教仔教孙学做人15-17
  • 2.1.6 为的不忘根与柢17-18
  • 2.2 起源论18-22
  • 2.2.1 传说人物造歌18-20
  • 2.2.2 乐器及节日源起20-22
  • 2.3 创作论22-28
  • 2.3.1 心灵美巧与勤奋好学的创作主体22-24
  • 2.3.2 从心而出与交流互取的创作方法24-26
  • 2.3.3 新鲜真实与完整规范的作品要求26-28
  • 3.广西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个性特征28-34
  • 3.1 诗性特征的思维方式28-30
  • 3.1.1 有别于逻辑思维而开不出文学本质论28-29
  • 3.1.2 有别于纲目体系而没有出现专门论著29-30
  • 3.2 互文类比的表达方式30-32
  • 3.2.1 文类与社会生活内在关联30-31
  • 3.2.2 类比作为程式的表述作用31-32
  • 3.3 刚健清新的审美倾向32-34
  • 4.总结34-36
  • 参考文献36-40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0-41
  • 后记41-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户晓辉;;民间文学:转向文本实践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2 丁晓辉;;“语境”和“非遗”主导下的民间文学研究——以2009年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口头文学与脑文本[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6期

4 段静;;近现代中、西口头文学研究综述[J];世界民族;2011年05期

5 李胜清;;少数民族文学表意的日常生活之维[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6 韩雷;;被遮蔽的民间文学批评——对民间文艺学六十年的反思[J];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7 李玉平;;口头文学视野中的文类理论[J];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8 刘俐俐;;“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J];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1期

9 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学术价值的认定与把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尹虎彬;;口头传统史诗的内涵和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大民;;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四大事件[N];中国艺术报;2014年

2 ;开启口头文学数千年尘封记忆 建设民间文艺数字化“四库全书”[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永江;新疆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理论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2 范杨文灿;土家族口头诗学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0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30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b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