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叙事文学中呼韩邪单于形象的演变
本文关键词:古代叙事文学中呼韩邪单于形象的演变
【摘要】:呼韩邪单于,名稽侯珊。竟宁元年(前33),呼韩邪单于娶汉宫女王嫱(昭君)为妻,使汉匈两族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随着“昭君出塞”故事的传咏,呼韩邪单于进入文学视野。但学界更多关注昭君故事的演变、主题及昭君的形象演变,对呼韩邪单于形象没有专门研究,本文拟通过分析历代叙事文学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探究其形象演变的轨迹及文化内涵。本文共分五部分,包括绪论和四章。绪论叙述选题的理由、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一章:“唐以前文献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从史书典籍中,还原呼韩邪单于的历史原型。通过对先唐叙事文学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唐以前呼韩邪单于是一个正面形象,但只起工具性作用。第二章:“唐代叙事文学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着重分析《王昭君变文》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并通过与同期变文中的其他少数民族首领形象对比,分析变文中呼韩邪单于形象的独特价值。第三章:“元明清时期叙事文学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通过对比分析和列表格的方法,梳理了元至清关于呼韩邪单于的形象刻画,分析得出此期其形象丑化的脉络,并与同期作品中的其他少数民族首领形象对比,得出结论:呼韩邪单于的丑化具有典型性。第四章:“呼韩邪单于形象演变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时代背景、叙事传统,分析呼韩邪单于所体现的华夷观念、爱国思想。
【关键词】:呼韩邪单于 演变 民族观 爱国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绪论6-9
- 第一章 唐以前文献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9-18
- 第一节 史籍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9-13
- 第二节 唐以前叙事文学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13-16
- 一、《琴操》13-14
- 二、《王明君辞》与《昭君辞》14-16
- 第三节 与同期文学作品中少数民族首领形象之对比16-18
- 第二章 唐代叙事文学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18-27
- 第一节 《王昭君变文》18-25
- 一、《王昭君变文》故事新变18-22
- 二、呼韩邪单于形象变化的原因22-25
- 第二节 与同期文学作品中少数民族首领形象之对比25-27
-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叙事文学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27-51
- 第一节 元代的呼韩邪单于形象丑化之发端27-34
- 一、《汉宫秋》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28-31
- 二、元代叙事诗歌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31-32
- 三、与同期文学作品中少数民族首领形象之对比32-34
- 第二节 明代的呼韩邪单于形象之分化34-40
- 一、《和戎记》34-36
- 二、《昭君出塞》36-37
- 三、《宁胡记》37-38
- 四、明代叙事诗歌中的呼韩邪单于形象38-39
- 五、与同期文学作品中少数民族首领形象之对比39-40
- 第三节 清代的呼韩邪单于形象的深入丑化40-51
- 一、清初:《吊琵琶》与《昭君梦》40-44
- 二、清中期:《双凤奇缘》与《琵琶语》44-49
- 三、与同期文学作品中少数民族首领形象之对比49-51
- 第四章 呼韩邪单于形象演变的历史文化内涵51-60
- 第一节 民族关系与形象演变51-55
- 一、唐以前的民族关系及影响52-53
- 二、宋以后的民族关系及影响53-55
- 第二节 华夷观与爱国思想55-60
- 一、华夷观56-57
- 二、爱国思想57-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8
- 致谢68-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轩;;我国历史上的两个呼韩邪单于[J];阴山学刊;1988年02期
2 王庆宪;;降汉以后的呼韩邪单于不是西汉的“外臣”而是西汉中央王朝的臣[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刘克宁;;“好比斯”琴的传说[J];中国民族;1985年07期
4 忆江南;;历史远没有那么美[J];工会博览(下旬刊);2011年10期
5 成史章;呼韩邪单于时期匈奴内外政策的变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6期
6 李传红;;略论呼韩邪单于附汉的原因和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7 邹文良;汉匈和亲与昭君出塞[J];上海集邮;2000年03期
8 ;来龙去脉[J];现代班组;2012年06期
9 林克仁;;妆台秋思[J];乐器;1986年05期
10 王尚铎;;昭君墓[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历史研究》编辑部 宋超;汉匈两种和亲模式下女性的命运与形象[N];光明日报;2002年
2 李翠云 可伟;昭君出塞的故事[N];中国档案报;2005年
3 薛若琳;评说:正说、另说与戏说[N];文艺报;2003年
4 实习生 高燕云 记者 高志顺;历史题材剧能否这样离谱?[N];河北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娜娜;古代叙事文学中呼韩邪单于形象的演变[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61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6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