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骆驼祥子》的修辞艺术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07 10:20

  本文关键词:《骆驼祥子》的修辞艺术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骆驼祥子》 积极修辞 语言风格


【摘要】:《骆驼祥子》不仅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老舍的语言功底在《骆驼祥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骆驼祥子》的修辞艺术可谓炉火纯青。本文选取了八种修辞格,主要从辞格的角度,研究《骆驼祥子》的修辞艺术,探究《骆驼祥子》的语言风格及其表现。全文正文主体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是重点。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缘起、相关研究概况、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首先简介了《骆驼祥子》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根据陈望道先生提出修辞的两大分野,概观《骆驼祥子》的修辞艺术,指出本文所说的“修辞艺术”主要包括积极修辞(尤指辞格)和语言风格。第三部分,在对《骆驼祥子》中的修辞格进行系统梳理,在统计辞格使用次数的基础上,根据所占比例大小逐一对《骆驼祥子》运用的复叠、设问、譬喻、引用、感叹、排比、夸张、反复等这八大主要辞格进行详细分析。例如譬喻,根据比喻的基本类型、喻体的选择和比喻的审美层次三方面分析,每个方面有分出小类。这些详尽的分析,在语言的修辞艺术上表现了《骆驼祥子》深刻的思想内容。结合小说中使用的北京方言、口语等,在修辞上也体现了小说朴实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色,贴近生活,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第四部分,文章最后分析了《骆驼祥子》的语言风格,从言语风格和表现风格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体现的民族、时代、地域风格和平实、简洁、幽默、通俗的表现风格。
【关键词】:《骆驼祥子》 积极修辞 语言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选题缘起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8-10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10
  • 1.4 研究方法10-12
  • 第二章 《骆驼祥子》及其修辞艺术概观12-15
  • 2.1 老舍与《骆驼祥子》12-13
  • 2.2《骆驼祥子》的主要“修辞艺术”样式13-15
  • 第三章 《骆驼祥子》中的主要辞格15-37
  • 3.1 复叠15-21
  • 3.1.1 复辞15-16
  • 3.1.2 叠字16-21
  • 3.2 设问21-22
  • 3.2.1 自问自答21-22
  • 3.2.2 答案在问题之中22
  • 3.3 譬喻22-30
  • 3.3.1 比喻的基本类型23-25
  • 3.3.2 喻体的选择25-28
  • 3.3.3 比喻的审美层次28-30
  • 3.4 引用30-32
  • 3.4.1 引用行话30-31
  • 3.4.2 俗语31-32
  • 3.5 感叹32-33
  • 3.5.1 添加感叹词32
  • 3.5.2 在设问中有感叹32-33
  • 3.5.3 在倒装句式中出现33
  • 3.6 排比33-34
  • 3.7 夸张34-35
  • 3.8 反复35-37
  • 3.8.1 连接的反复35-36
  • 3.8.2 隔离的反复36-37
  • 第四章 《骆驼祥子》的语言风格37-44
  • 4.1《骆驼祥子》的言语风格37-39
  • 4.1.1 民族风格37-38
  • 4.1.2 时代风格38-39
  • 4.1.3 地域风格39
  • 4.2《骆驼祥子》的表现风格39-44
  • 4.2.1 平实的表现风格40
  • 4.2.2 简洁的表现风格40-42
  • 4.2.3 幽默的表达风格42
  • 4.2.4 通俗的表达风格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建娘;;论《骆驼祥子》用喻特色[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陈丞;;刍议“间隔反复”修辞格的分类及其修辞效用[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王建华;;从《骆驼祥子》看老舍修辞理论的实践[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4 廖玉萍;;论《骆驼祥子》语言的地方特色[J];教育与职业;2004年21期

5 李胜梅;排比的篇章特点[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严光文;试论老舍作品的文学语言魅力[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刘长河;刘斌;;“形”“神”兼备 喻趣盎然——老舍小说中比喻的深层次特色蠡析[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陈秋露;;从《骆驼祥子》看老舍语言的京味特色[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1期

9 郑远汉;规范·风格·变异[J];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震;《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8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08965.html

上一篇:伍子胥戏研究  
下一篇:什么是伟大的文学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7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