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民俗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01:08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民俗书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部散文 民俗书写 文化意蕴 情结 审美价值
【摘要】:民俗在文学作品中是作家审美关照的对象和审美情感的载体。中国现当代散文作品中不乏大量的民俗书写内容。其中,当代西部散文作家这个群体的创作尤为突出。研究界对于西部散文虽有关注,但对西部散文的民俗书写的研究却较为薄弱。本论文试图把新时期西部散文置于民俗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探讨其审美追求及精神特质,探寻西部散文作家的文化心理与时代精神,总结新时期西部散文中民俗书写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对于当代散文发展的意义与价值。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西部散文民俗书写的文化意蕴。西部散文家共同关注着西部,但每个作家的侧重点不一样,马丽华聚焦雪域高原,周涛关注新疆,贾平凹倾其笔力书写商州等等。西部散文家因受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影响,对于自己民族身份的归属,他们通过民俗书写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寻。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在场者”审视探寻着民族文化,以马丽华为代表的“他者”观照比较着他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以张承志为代表的“回归者”则企图复原民族文化记忆,寻求民族文化精神。另外,西部散文家们由于长时间扎根西部,长期与西部民众生活在一起,因此在进行民俗书写时流露出了鲜明的底层意识,着重展现西部民众最为普通的日常生活,凸显其人性美、人情美。第二章,探究西部散文作家重视民俗书写的原因。西部散文家长期生活在特定地域,作为创作主体,西部散文作家正是从自我的生存体验出发,将自己所受的特定地域文化的熏陶,所得到的体验潜存心中,把自身审美意识对象化到被描绘的西部景物和风俗人情中。加之西部散文作家的童年或是青年都在西部,他们了解熟悉西部丰富的民俗文化,在散文创作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带有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浸润着对故土的眷恋和赞美,这使得他们在散文创作中更是不遗余力地书写着西部民俗。另外,西部地处边陲,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与发达的东部和中部形成一种落差,这种落差使得西部作家产生一种“边缘意识”,他们渴求通过民俗书写来宣告自身的与众不同和不同凡响,以寻求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三章,探讨西部散文民俗书写的审美价值。西部散文中有丰富的民俗意象,这些意象蕴含着西部散文作家独特的文学主张。他们以风物寓情思,化情思为风物,物我交融,情景契合,虚实融彻贯通,营造了一种新的审美意境。总之,西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审美风范在当代散文界独树一帜,但同时也存在种种不足,如创作主体性的缺失、审美单一化以及城市民俗的缺席等问题。西部散文在新世纪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西部散文 民俗书写 文化意蕴 情结 审美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6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5
- 第一章 民俗书写的文化意蕴15-34
- 第一节 广袤大地上民俗描写的地域差异15-22
- 一、神圣纯净的雪域高原15-17
- 二、雄浑坚忍的新疆17-19
- 三、古朴的黄土高原19-22
-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下民俗书写的身份探寻22-28
- 一、以“在场者”的身份探寻民族文化22-24
- 二、以“他者”的眼光观照民族文化24-26
- 三、以回归的姿态复原民族文化记忆26-28
- 第三节 底层意识作用下民俗的日常书写28-34
- 一、以平视的视角描摹民俗风情28-30
- 二、关注底层民众的精神状态30-34
- 第二章 民俗书写的原因探究34-48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的浸润34-39
- 第二节 乡土情结的召唤39-43
- 一、乡恋:怀旧与眷恋40-41
- 二、乡愁:乡土的理想寄寓41-43
- 第三节“边缘意识”的彰显43-48
- 第三章 民俗书写的审美价值48-58
- 第一节 意象美——丰富的民俗意象的建构48-52
- 第二节 意境美——审美意境的新的透视52-58
- 一、物我交融,情景契合52-55
- 二、以风物寓情思,化情思为风物55-58
- 结语58-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路翠江;;在静态与鲜活的张力之间——论新时期以来胶东乡土题材小说的民俗书写[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傅钱余;;文化变迁:少数民族小说的一个主题[J];太原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漆宇勤;;流动(外二首)[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7年02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十五;南北民俗书热卖引关注[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谦;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民俗书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3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2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