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南国特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10:41

  本文关键词:《南国特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国特刊》 田汉 《醒狮周报》 国家主义 共产主义


【摘要】:《南国特刊》是田汉在1925年8月29日正式创办的文学副刊。作为《醒狮周报》副刊的《南国特刊》,是田汉在“南国”艺术运动历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当中,《南国特刊》又是一个被忽略的对象。本论文作为第一篇对《南国特刊》进行专门研究的学术论文,在梳理《南国特刊》的原始材料及有关史实的基础上,从刊物的文本与副文本中,通过针对“其文”的研究,发现《南国特刊》作为同人刊物主题上的复合特征和隐含的内在矛盾;继而通过对《南国特刊》协力人员的思想和政治走向研究,在报刊的文本之外,从“其人”的角度发现帮助创办《南国特刊》的诸多知识分子与艺术家思想倾向的多样性。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探索,揭示这一时期田汉思想的模糊和复杂,以及田汉身上这种复杂性的代表意义。借助对副刊《南国特刊》与正张《醒狮周报》关系的梳理;对田汉在《南国特刊》上发表的作品中情感倾向性的发掘;以及对《南国特刊》协力友人政治思想走向的分析,论文也在田汉代表性的模糊中发现了倾向性的“势能”。这种“势能”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更是时代推动的结果。“南国”时期田汉纠结的转变过程,是具有代表性的。这种转变之中,蕴含着形成1930年代文学风貌的因素。在《南国特刊》研究中发现的“田汉思想的复杂性”与“田汉选择与转向的代表性”两者共同阐明之下,1925—1926年这一时期多样性面貌之下潜伏着种种必然转变之“势能”的文学场状态得到了确认。这一从1920年代文学到1930年代文学,从“五四”到“五卅”的文学场划时代巨变,可以从《南国特刊》的研究中被坐实。从而让文学史的宏观叙述,在具体的史实中被确认和细化。
【关键词】:《南国特刊》 田汉 《醒狮周报》 国家主义 共产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6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7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8-9
  • 二、研究现状9-15
  • 1. 田汉研究中相关的研究成果9-13
  • 2 戏剧文学研究的相关成果13-14
  • 3 左翼文艺研究的相关成果14-15
  • 三、研究方法15-17
  • 第一章 “五卅”后《南国特刊》活动的基本过程17-32
  • 一、田汉从长沙出走与《南国特刊》的创办17-21
  • 二、少年中国学会的友谊——田汉与《醒狮周报》的合作关系21-26
  • 三、田汉与《醒狮周报》的深层矛盾和《南国特刊》的停办26-32
  • 第二章 《南国特刊》的复合主题32-55
  • 一、热情的革命追求和朴素的爱国情怀32-40
  • 二、浪漫的爱情向往与感伤的艺术情调40-48
  • 三、面向世界的民族意识48-55
  • 第三章 《南国特刊》协力人员的不同政治走向55-79
  • 一、《南国特刊》背后的右翼力量——国家主义者左舜生55-63
  • 二、《南国特刊》向左的牵引力——马克思主义者郭沫若63-69
  • 三、文艺有“中间派”路线吗?——走专业道路的知识分子宗白华69-73
  • 四、中间路线无法持续的证明——叶鼎洛的“消失”73-79
  • 结论79-84
  • 附录84-96
  • 参考文献96-99
  • 致谢99-10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0-10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毅;追忆血与火的岁月——“田汉与抗战文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戏剧;2005年10期

2 袁敏;袁雪飞;;田汉在长沙[J];艺海;2008年01期

3 陆炜;;再论“田汉精神”[J];艺海;2009年01期

4 王海清;;战士文人的戏剧情怀——记戏剧老人、田汉奖名誉秘书长章骥先生[J];戏剧文学;2009年10期

5 ;田汉戏剧论坛在沪举行[J];上海戏剧;2013年05期

6 李倩;;论田汉戏剧中对“家”的宿怨[J];戏剧文学;2013年05期

7 刘平;;田汉“先驱者”精神的当代价值[J];戏剧文学;2013年08期

8 司徒慧敏;;历尽坎坷不惜身——追怀田汉同志[J];电影艺术;1979年03期

9 闻一;《田汉戏曲选》简介[J];湘图通讯;1981年03期

10 ■时晓;怀念田汉同志[J];上海戏剧;198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超;;忠情气壮 正义养格——赞田汉风骨[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2 董伟;;怀念田汉先生 学习田汉先生——在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3 徐晓钟;;深入学习田汉同志的精神财富,迎接21世纪社会主义文艺的新发展——在田汉诞生110周年暨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4 苏叔阳;;纪念和继承田汉先生的事业——在田汉诞生110周年暨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5 黎之彦;田灿;;田汉的忧患意识和乐观精神——纪念田汉110周年诞辰[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6 陆炜;;再论“田汉精神”[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7 宋宝珍;;关于田汉南国戏剧的再思考——为纪念田汉诞辰一百周年而作[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8 郭沫若;;先驱者田汉[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9 李牧;;民族精神的丰碑 中华文化的骄傲——在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10 林琳;宋宝珍;;田汉诞生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A];田汉研究(第四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阴棣丞 刘志荣;文化战士田汉[N];中国老年报;2001年

2 记者 李小莹;专家研讨“田汉与抗战文艺”[N];中国艺术报;2005年

3 刘丁香;记住田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4 本报记者  刘洪彬;田汉:永不言败的地产大亨[N];国际商报;2007年

5 本版撰文 可清;富豪田汉:决不轻言放弃[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姚重阳 潘婷;“田汉”火爆的背后及对文化产业改革的启示[N];中华建筑报;2007年

7 于烈;田汉诞辰11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08年

8 刘平;这个田汉不真实[N];文艺报;2001年

9 北枳;一个很有个性的田汉[N];文艺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于彤;田汉:敬业就是永不放弃[N];北京科技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宗蓉;田汉戏剧的唯美倾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唐戈云;永远的漂泊和超越[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3 黄云;田汉戏曲创作论[D];山东大学;2014年

4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翠香;论田汉戏剧的民族化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曹媛;田汉早期戏剧思想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3 孙汉田;《南国特刊》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冯娟;论田汉译著的本土文化特色[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小荣;中西戏剧传统与田汉早期戏剧关系[D];安徽大学;2010年

6 李仲夏;论域外戏剧对田汉早期创作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8年

7 李慧燕;田汉早期剧作中的感伤风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倪霞;田汉早期戏剧所受日本因素影响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琳;论田汉剧作的诗化结构[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霞;论田汉早期的诗化抒情悲剧[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836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36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