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法”到“技法”——赋体创作论的考述与省思
本文关键词:从“礼法”到“技法”——赋体创作论的考述与省思
【摘要】:赋作为一种特殊文体,从历代批评文献载体、"体类"探寻与对赋修辞认知的变移,已喻示了赋体创作论由"礼法"到"技法"的批评线路。这一批评线路的形成,源自汉代赋家"赋论尚礼"与"以礼衡赋"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随着魏晋赋创作主流由宫廷献赋向士族写作、赋作者由皇帝侍从向文士的转变,尤其是由文人赋作到唐宋科场考赋的衍化,使赋体技法得到了制度性的规范。而唐宋以后学者论古赋的"祖骚宗汉"与论律赋的"尊唐尚时",进而融会古、律以审视"体国经野"的气象与"音律合度"的词章,是融礼法于技法、归技法于礼法的理论构建。由此考察从汉人的"赋做什么"到魏晋以降"赋是什么"再到唐宋时代"赋怎么写"的赋论三阶段变迁,以及元明清赋论呈示出的由"赋怎么写"回归"赋做什么",立足于"赋怎么写"而示范以"赋是什么"的"经典",是省思赋体创作论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礼制 技艺 赋法 古律之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辞赋与图像关系研究”(16AZW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赋是中国文坛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最早的署名文人创作,对赋体创作论法则,如从“礼法”到“技法”的实践,抉发其义,或可在与其他文体创作的融契间得其独特意义。所谓“礼法”,与文本六经的传统思维相关,但由文本六经到赋体兼经再到赋体“似礼”,如清人袁栋《诗赋仿六经》说“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景行;一枝独具风姿的奇葩——评范昌灼新著《散文创作论》[J];当代文坛;1990年05期
2 华光;《文学原理——创作论》修订再版[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03期
3 魏仁;《散文创作论》出版[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阮幸生;《文学原理·创作论》[J];文艺研究;1990年03期
5 韩江;年腊梅创作论[J];海南师院学报;1994年02期
6 庄若江;情美理丰 学者风范——林文月散文创作论[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5年02期
7 周登扬;散文创作论[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8 德发,振勇;评李慧志的《小说创作论》[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9 张景超,温汉生;物化时代里返朴归真的诗——李琦创作论[J];文艺评论;1997年04期
10 翟耀;追求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成功之作——评《小说创作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栾昌大;;创作论问题断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2 王刚;;“天然灵动的韵致”——石定小说创作论[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兴红;责任与坚守——李进祥创作论[N];文艺报;2013年
2 韩梅村;实践中生成的创作论[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刘强;“情文之辨”原始[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新时期以来《文心雕龙》创作论阐释之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2 敖著名;巴·格日勒图创作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3 包彩霞;C·宝彦诺木合诗歌创作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张宇宏;汉唐书法创作论之“兴”[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李翠芳;二十世纪闺秀创作论[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李克英;陆天明《大雪无痕》创作论[D];武汉大学;2004年
7 公沿海;陆机创作论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8 何芳;胡也频创作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慧;梅娘小说创作论[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颜培杰;王久辛军旅长诗创作论[D];华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9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0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