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唐代边塞诗中“羌笛”意象刍论

发布时间:2017-09-24 09:04

  本文关键词:唐代边塞诗中“羌笛”意象刍论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边塞诗词 羌笛 意象


【摘要】:羌笛是唐代边塞诗中重要的情结意象,在汉代典籍中,羌笛与节日聚会相联系,是丰收的象征。在唐代边塞诗中,文人闻笛写征思,将对边关的感受投射于羌笛,使羌笛在表情达意上具有了悲凉的象征意蕴,成为征人戍边思乡的象征符号。本文从羌笛意象的生成、羌笛所承载的愁思情结和羌笛之于边塞诗的文化考量三个层面,探讨唐代边塞诗词中的羌笛意象。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词 羌笛 意象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羌笛是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意象。“意象是文学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历史的维度和文化的视角考量,意象可视为文人心理和文化的映射”。[1]意象有多种划分方法,作为外在物象经心理表象折射后所固化的内心观照物,按照有无现实对应体的尺度,可大致分为现实的和梦幻的。羌笛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人的英雄意识[J];文艺研究;2004年03期

2 王彦永;;唐代边塞诗主题例谈[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蕃关系的发展变化——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三[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董恩林;以战求和:唐代边塞诗的主旋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诗人的战争反思——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五[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李宜;;从用典谈《史记》对唐代边塞诗的影响[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林姗;;唐代边塞诗中的“李广”[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秦绍培 ,刘艺;论唐代边塞诗及其繁荣原因[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9 赵枞安;试析唐代边塞诗的国防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0 王成;试论唐代边塞诗的“北国情味”[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艺;;论唐代边塞诗及其繁荣原因[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魏景波;丝路之路托起唐代边塞诗的繁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林高俊;烽火台与监控器的“戍边对话”[N];解放军报;2012年

3 张中宇;诗歌失去理想将剩下什么[N];文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2004年

2 应晓琴;唐代边塞诗综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佩;唐代青海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张欣;唐代边塞诗修辞格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怡茗;唐代边塞诗中的功名意识与忧患意识[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何央央;唐代边塞诗特定背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赵士城;唐代边塞诗中马意象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6 郁冲聪;唐代边塞诗与唐代疆域沿革关系论略[D];山东大学;2015年

7 肖红;唐代边塞诗词语风格手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婷婷;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代边塞诗的意象再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卓琳;唐代游猎诗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伟;唐代长城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10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10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