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前隐逸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7:44
本文关键词:宋前隐逸赋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宋前隐逸赋的发展流变、丰富内蕴、艺术特征等,以各时期代表性隐逸赋为中心,对宋前隐逸赋展开较为全面系统的讨论,一窥当时的政治现实、文化思潮、文人心态及艺术特征。绪论对选题意义、隐逸赋的界定、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本文所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第一章从时代背景、隐逸思想等方面探讨了两汉、六朝、隋唐三个时期隐逸赋的发展流变。两汉皇权强势,正直之士创作的隐逸赋多有失意之感;六朝社会动乱,加以儒、释、道等各家隐逸思想的渗透和发展,以至此时期隐逸赋的创作极为繁荣;贞观之治后政治清明,隐逸发展成为“仕进”的一种手段,隐逸赋充满了对“放利之徒”的批判;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开始没落,隐逸赋则充满了文人内心的压抑与愤懑。第二章探讨了宋前隐逸赋的思想内容,按照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描写的隐居方式将隐逸赋分为六类进行分析——不遇之悲、企慕之情、躬耕之隐、庄园之隐、寄情山水、重视亲情,从文本深入宋前隐逸赋家的情感世界及所描写的隐逸生活。第三章从隐逸赋塑造的隐士形象、写景抒情特色、结构体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宋前隐逸赋的艺术特征。宋前隐逸赋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有作者本人,也有玄人、逸民、幽人等虚构隐士。本就有着诗人特质的赋作家将诗一般的语言融入到赋的创作之中,产生独特意境,情景交融,大有“缘情”的特征。此外,宋前隐逸赋的结构体式也多种多样。
【关键词】:隐逸赋 宋前 隐逸思想 隐逸文化 艺术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第一章 宋前隐逸赋的流变14-25
- 第一节 两汉隐逸赋:从失意之感到田园之思14-17
- 第二节 六朝隐逸赋:从玄理之想到山林之居17-20
- 第三节 隋唐隐逸赋:从终南之径到大隐之求20-25
- 第二章 宋前隐逸赋的丰富内蕴25-42
- 第一节 不遇之悲25-28
- 第二节 企慕之情28-31
- 第三节 躬耕之隐31-34
- 第四节 庄园之隐34-37
- 第五节 寄情山水37-40
- 第六节 重视亲情40-42
- 第三章 宋前隐逸赋的艺术特征42-50
- 第一节 富于个性的隐士形象42-45
- 第二节 宋前隐逸赋的写景抒情特色45-46
- 第三节 宋前隐逸赋的体式46-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8
- 附录 宋前隐逸赋目录58-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生龙;;道家思想与汉代文学[J];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04期
,本文编号:912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1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