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幻象性诗学与拟喻性语言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幻象性诗学与拟喻性语言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派诗歌 何其芳 幻象性 淳于棼 中国现代文学史 艺术模式 废名 卞之琳 南柯太守传 戴望舒
【摘要】: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现代派诗人创造出一个与心理内容高度吻合的意象世界,同时也创造出有着原型意味的艺术模式,其中蕴含着具有普遍性的诗学语言。本文试图从散文诗体裁与冥想梦幻的对应性切入,探讨"梦"作为一种诗学范畴在现代派诗人创作中生成的幻象逻辑,及其如何成为构筑诗歌表象世界的"语言整体的原则",进而把现代派诗歌的语言描述为一种隐喻和象征化的话语,以期揭示现代派诗人如何以拟喻的方式为自己梦想中的乐园赋形,并遵循隐喻自身固有的艺术逻辑赋予"天上的国土"以具体的秩序。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现代派诗歌;何其芳;幻象性;淳于棼;中国现代文学史;艺术模式;废名;卞之琳;南柯太守传;戴望舒;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在中国现代诗歌众多的群落中,20世纪30年代以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贡献了最成熟精湛的诗艺。现代派的时代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不常有的专注于诗艺探索的时代,诗人的创作中颇有一些值得反复涵泳的佳作,其中的典型意象、思绪、心态已经有了艺术母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雪梅;;浅析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感伤情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徐志伟;新视角的追索──罗振亚著《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研究》的特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3 廖四平;台湾现代派诗歌与西方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周景雷;谁创造了诗——关于现代派诗歌解读的思考[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刘艺林;论台湾现代派诗歌的传统文化内涵[J];华文文学;2001年04期
6 徐芳;美国现代派诗歌中的偏离现象[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李国春;论现代派诗歌的审美解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宋杨;;“流观”华夏神话思维在中国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中的体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高欣荣;;精神的契合——略谈90年代诗歌与中国现代派诗歌传统[J];长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程良友;;中国现代派诗歌的精神天地与情感教育[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振球;“无法投递”的感觉——论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主题类型及其生成根因[D];西北大学;2001年
2 程良友;中国现代派诗歌与中学生现代艺术观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鲲;浊世的哀音 无尽的回味[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6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1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