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中国菊文化意象之梳与探

发布时间:2017-09-25 21:03

  本文关键词:中国菊文化意象之梳与探


  更多相关文章: 菊文化 歧义性 图像化 动态性 文献材料 离骚草木疏 民族文明 文本类型 《饮酒》 完熟


【摘要】:中国文学与文化中的菊书写和菊意象,从先秦以降的文献材料中早有记述。屈原以‘明事’写‘隐喻’;陶渊明以‘隐喻’含‘明事’,对菊文化内涵的观点不同,最终影响了其价值判断,故而形成了菊文化意象的动态性与歧义性。菊文化意象在宋代达到文化意象的完熟,这有助于菊文化意象朝图像化、符号化的方向发展,而斟酌其他国家民族文明的菊文化意象,既可使我们开阔眼界,又可以避免陷入思维模式的僵化。
【作者单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菊文化;歧义性;图像化;动态性;文献材料;离骚草木疏;民族文明;文本类型;《饮酒》;完熟;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化意象」的视域,是透析文明特质和精神面貌的方法论之一。笔者于拙文《从文化意象理解东亚文明》中,曾经归纳指出:所谓「文化意象」,「文化」是「意象」的宏观载体,「意」犹如审美主体的心灵观照,心灵观照投影于审美客体「象」,作用合成,反映一个地域或一个时代集体的审美意识

本文编号:919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19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