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诗歌与基督教文化
本文关键词:舒婷诗歌与基督教文化
【摘要】:本文将舒婷的诗歌文本置于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下,对舒婷诗歌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予以多维度的阐述,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舒婷诗歌创作的基督教文化渊源、舒婷诗歌精神内蕴与基督教文化关系、舒婷诗歌艺术与《圣经》的关系。论文第一章主要论述舒婷诗歌创作的基督教文化渊源,从舒婷诗歌创作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的原因角度,探讨一个本土诗人的创作为何与外来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基督教文化土壤的浸润方面、基督教家庭氛围的熏陶方面、苦难经历促就舒婷与基督教文化的遇合方面。其一是探讨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基督教文化是如何传承下来并且成为舒婷诗歌创作的一个文化背景;其二是浓厚的基督教家庭熏染,着重分析舒婷所生活的基督教家庭对其的影响,使其今后在诗歌创作中偏向表达与基督文化相通的文化主题;其三是从诗人在经历苦难过程中,选择基督教文化帮助自己消解苦难角度,探析舒婷在诗歌创作中对基督教文化接受的必然性。第二章对舒婷诗歌精神内蕴与基督教文化精神的关联进行了分析,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黑暗中的理想守望、苦难中的博爱情怀、追寻中的牺牲精神、悲痛中的忏悔心绪。最后一章对舒婷诗歌艺术与《圣经》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根据舒婷诗歌与《圣经》在创作技法上的关联,分三部分进行讨论。即(一)舒婷诗歌的意象与《圣经》;(二)舒婷诗歌的语汇与《圣经》;(三)舒婷诗歌的艺术手法与《圣经》:比喻与象征手法。对舒婷诗歌与基督教文化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一方面探讨了基督教文化对舒婷诗歌创作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论述了在舒婷诗歌中如何让基督教文化与自己固有的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舒婷诗歌的独特性。随着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八十、九十年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舒婷诗歌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进行全面地研究,不仅关系到舒婷诗歌研究的发展,而且对于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关系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舒婷诗歌 基督教文化 精神内蕴 诗歌艺术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6
- 第一节 舒婷诗歌研究成果综述10-12
- 第二节 舒婷诗歌与基督教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12-13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6
- 第一章 舒婷诗歌创作的基督教文化渊源16-22
- 第一节 基督教文化土壤的浸润16-18
- 第二节 基督教家庭氛围的熏陶18-19
- 第三节 苦难经历促就与基督教文化的遇合19-22
- 第二章 舒婷诗歌精神内蕴与基督教文化22-33
- 第一节 黑暗中的理想守望23-25
- 第二节 苦难中的博爱情怀25-27
- 第三节 追寻中的牺牲精神27-29
- 第四节 悲痛中的忏悔心绪29-33
- 第三章 舒婷诗歌艺术与《圣经》33-49
- 第一节 舒婷诗歌中的意象与《圣经》33-43
- 第二节 舒婷诗歌的语汇与《圣经》43-47
- 第三节 舒婷诗歌的艺术手法与《圣经》:比喻与象征47-49
-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昊昱;舒婷的期待[J];城乡建设;2004年03期
2 李美皆;;从舒婷看诗歌的荣与耻[J];文学自由谈;2006年04期
3 裴雪梅;;女性意识的重新构建——舒婷诗歌解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王锐;;夹缝中的摆渡——舒婷早期诗歌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 本刊编辑部;;关注女性阅读[J];全国新书目;2010年05期
6 林凯;;论舒婷早期诗歌的创作主体精神姿态[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王辉;;再读舒婷诗篇:自觉的悲情意识·真诚的虚拟话语[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贺孝恩;;论舒婷诗歌的节奏美[J];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龙雪梅;;浅析舒婷诗中的生活与美[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8期
10 赵威重;论舒婷的朦胧诗[J];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敦;;舒婷诗歌的意象建构与生命意蕴[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孙绍振;;历史的选择——纪念朦胧诗20周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4)[C];1999年
3 苍靖;;土地情怀[A];四季海棠[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特约撰稿 夏奇葩;舒婷:那个时代永远不会回来了[N];海南日报;2012年
2 张清华;舒婷:“丛林莽原都在他翅翼的阴影下”[N];太行日报;2010年
3 余玮;舒婷:右手诗歌,左手散文[N];中国民族报;2013年
4 李学英;生活的技巧[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记者 章红雨;舒婷首出散文集回忆故乡鼓浪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尚陵彬;舒婷想做安静的母鸡[N];宁夏日报;2008年
7 牛庆国;为心灵写一行饱满的诗[N];甘肃日报;2002年
8 本刊特约撰稿 张毅静;诗常在,,人未老[N];海南日报;2012年
9 卫建萍;商标莫名被卖 法院判决返还[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10 王晶;诗情即心情[N];湖北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凯;论舒婷创作主体精神姿态的转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何文群;舒婷诗歌与基督教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辉;舒婷诗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邵洋洋;论舒婷成功的原因及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海荣;论舒婷诗歌的“二重性”[D];山东大学;2010年
6 颜少菊;鼓浪舒婷[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7 王翰麒;论舒婷诗歌的创作[D];吉林大学;2010年
8 史文霏;“经典”的生成与传承[D];吉林大学;2010年
9 葛婧;诗歌连贯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文俭;舒婷散文创作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978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978683.html